曾淵滄專欄:成品油加價不影響國際油價 - 曾淵滄

曾淵滄專欄:成品油加價不影響國際油價 - 曾淵滄

上星期四晚上,中央發改委突然宣佈提高石油成品油價格約17%左右,該消息自然對中石油(857)和中石化(386)有利,因為兩家石油公司都經營成品油生意。這個消息使到紐約預託證券市場港股全面上升,因為投資者將發改委的這個行動當成是中央救市的行為。
上星期五港股開市,初期成品油加價的新聞似乎沒有甚麼大的作用,港股僅算是微升,但很快地恒指升幅擴大至約600點,然後又再大幅回跌,最後收市倒跌。
股市又升又跌,說明了投資者對成品油加價一事的評價參差不一。
上星期五上午,恰好我應邀在電視節目中當現場嘉賓,主持人以這個課題問我有甚麼意見。那時候恒指上升了560點左右,我在現場所給的評語是:成品油加價對不同行業的影響不一樣,對中石油、中石化是好事,但對用油用電的企業是壞事,因為電費也上升,電力廠是好是壞則有待分析員坐下來好好算一算。電費上升,電力廠收入增加,但成品油油價上升,電力廠成本也上升,收入與成本同時上升,是好是壞,得詳細計算。
下午收市後,中鋁(2600)自己發出盈利警告,說雪災影響生產,電費上升也會增加成本,影響利潤,中鋁大概是第一家公開承認是電力加價的受害者。

成品油加價非為托市

我不認為成品油加價是中央托市的方法,成品油不加價則中石化與中石油皆沒有誘因提煉石油,造成成品油供應不足,黑市油猖獗,油站則排長龍,浪費司機、貨車的大量時間,浪費時間就等於浪費生產力。上個月中國物價指數升幅緩和,也許,中央認為是時機提高成品油價。
中國成品油價格提高,上星期四晚國際油價因這個消息曾大幅下跌4美元,理由是投資者認為中國的石油需求會因為油價上升而下跌。上星期五早上我在電視現場節目中力辯這是錯誤的分析,如果美國的成品油價格上升會導致美國石油需求下降,因為美國人人有車,窮的富的都有車,油價上升,窮人開車就會減少。但是,中國只有富人才開車,油價上升,富人一樣開車,不會減少耗油量。貨車更不會改變,油價上漲只是令司機少賺錢,也不會減少開車運貨。電力廠為了發電,同時可以加電費,也不會少用油。
上星期五晚上,紐約期油市場終於證明我在早上的分析才是正確的,當晚,油價回升2美元。
作者為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