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蘊儀近年專注藝術發展,除成立了黏土學校外,更修讀藝術課程。最近她獲邀與城中知名設計人士,以環保物料設計燈飾,她用了彩色線轆和繡花線等材料,並在鴨寮街尋寶,買了棄置的水果鐵籃循環再用作燈罩設計,融合環保創意概念。在家葉蘊儀也緊握每個機會,教育一對子女從小學習環保意識。
葉蘊儀近年演而優則藝,成立了香港黏土藝術學院之外,更遙距修讀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FineArts課程,更獲得BestArtWorkAward,成績不俗。
彩色反映開心
早前葉蘊儀獲邀與城中知名設計人士,如本地藝術家又一山人(黃炳培)、室內設計師何周禮和理工大學教授曾德平等,以環保材料為素材,參與名為「愛我家,愛地球」的燈飾展覽,作品於周四(26日)起在沙田新城市中央廣場展出,展品全以暗標形式拍賣,全數撥捐紅十字會,善款將作四川賑災用途。
葉蘊儀日前在其工作室準備當中兩件展品ColourDreams及Memories,ColourDreams以大量彩色線轆、繡花線和水果鐵籃為材料,她笑言:「倫敦有Portobello,曼谷有跳蚤市場,其實鴨寮街都好多嘢可以尋寶,當中好多棄置物料都可以用作創作材料,自己刻意用好colorful嘅線轆,有串連夢想嘅意思,更帶出好開心嘅感覺,自己平時個人好鍾意黑同白,個人心情都好moody,但好奇怪當我創作時,就好鍾意繽紛colour,可能反映我內心好開心嘅一面。」
獨特令人思考
另一名為Memories的座地燈,葉蘊儀用了別人曾為她拍下不同年代的菲林,編織成燈罩,寓意她不同年代的美好回憶。問她的環保意識,她笑說:「地球就係我哋嘅家,愛自己家咪等於愛地球,燈係每個家庭必須嘅擺設,用環保物料去做,係獨一無二,又可以令人思考環保,我一對小朋友由細個已灌輸環保意識,好似垃圾分類,小朋友着完嘅衫、玩具同書,都會同其他家長互相轉贈,因為唔想太浪費。」
採訪:RitaLeung
攝影:WongWaiHung
服裝:Seibu
場地:香港黏土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