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應從小做起,有調查發現學校推行教導學生良好飲食及生活習慣的計劃後,學生參與打架的比率一年內減少近三成。有學者指出,健康生活有助學童健康發展,出現不良行為的機會會相應減少。
中文大學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早年推出獎勵計劃,讓學校舉行多種健康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活動,並就計劃向六所參與小學進行調查,訪問了約900名小四學生,發現他們進食兩份蔬菜和三份水果的比率增加了3%;一星期內飲用四次或以上汽水則減少了6.7%。
良好習慣 從小培養
調查又顯示,上述學童過去一年曾參與打架的比率減少近三成,曾因打架受傷並需醫護人員處理的比率更降低一半,個人財物被偷或被破壞的情況減少四分一。
計劃總監李大拔教授指出,缺乏運動、飲食習慣不健康及情緒化均是香港學童的問題,建議學校及家長應從學童小時候便開始教導他們培養健康生活。以就讀小五的李家豪為例,以往他只顧打遊戲機而不願做功課及上學,更經常覺得其他人的關愛「好煩」,甚至因此與同學打架,後得到老師鼓勵及教導,飲食及生活習慣改善之餘,不再容易發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