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脹率5月有所降溫,但隨着農產品期貨價重新回升,加上汶川地震、華南水災,不排除下半年通脹仍會處於6%以上,遠比4.8%目標水平高,故中央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藉以把通脹升溫的預期壓下來。下半年只要見到通脹下降趨勢,政策再收緊風險大有機會降低。隨着近日宏觀條件轉變,中央調控手段由之前的防止經濟過熱及打擊通脹,變成以經濟的穩定性為大前提,特別是奧運前、天災後的大環境下。
中國自去年上調存、貸利率,今年以來只有調升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存、貸利率一直保持4.13厘及7.47厘水平。更限制銀行借貸比率,輔以量化方式的貸款管制解決因流動性過剩,令經濟過熱引發通脹問題。再者,就是通過財政補貼及行政手段,控制物價上升。
中央以穩定經濟為先
全球央行都不願意用加息對付通脹,亞洲央行亦是因越南通脹惡化,引發股滙危機,才宣佈加息,而一向對打擊通脹態度強硬的歐洲央行,實際加息行動暫只聞樓梯響。各國央行,在情況未到最壞時,寧按兵不動,寄望任何一方首先採取收緊政策,減慢經濟活動,減少對商品的需求。中國就是採取這做法,外圍經濟可能影響自身經濟增長,直接加息或導致經濟硬着陸;在地震、水災影響下,物價急漲,亦不能以加息解決,所以中央對宏調手法須審慎考慮。人民幣今年以來加速升值,但出口於5月仍增長28%,在亞洲貨幣同時升值下,中央仍可以貨幣升值代替加息。
美年內加息機會增
香港的通脹水平亦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升溫。與亞洲其他地區比較,香港通脹尚可接受,而且經濟增長穩健,失業率正處10年低位,今年加薪情況亦可望抵銷部份通脹的影響。
美國政府近日似有意以強美元壓低油價,減低普遍對通脹持續惡化的預期,市場對年內息口由跌轉升預期大增;香港近日出現資金流走迹象,港滙轉弱、香港銀行同業拆息抽升,貸款利率確有上調壓力。不過,筆者對美國將於今年內快速加息可能性存疑,市場預期的加幅亦不符實際,在美國經濟及樓市穩定前,香港負利率情形未必會於年內逆轉。
富邦銀行(香港)
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潘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