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鋁發盈警 純利料減半

中鋁發盈警 純利料減半

【本報訊】內地零售電費下月起加價4.7%,電費佔生產成本逾三至四成的中國鋁業(2600)經營日益困難,其投資者關係發言人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說,電費調升將令中鋁電解鋁成本每噸上升300元(人民幣.下同),以中鋁原訂今年生產350萬噸電解鋁計,額外成本達10.5億元。消息拖累下,中鋁昨跌2.6%收10.32元。

加電費每噸成本貴300元

問題是,今年起內地鋁品行業早已供過於求,中鋁成本飆升,但只有減價壓力,昨收市後首次發出盈利預警,指以中國會計準則計算,今年首半年淨利潤按年跌逾50%(去年同期每股盈利為0.53元,淨利潤為63.97億),原因是年初雪災令電力供應短缺,令中鋁旗下部份企業一度全面停產,生產成本亦跟隨能源等原材料漲幅而大升。
證券界人士認同,中鋁下半年經營更困難,這「巨無霸」自01年上市以來首次發出盈警,市場或加深對內地企業盈利萎縮的憂慮,A股下周一或再低開。星展唯高達昨日發表報告,將中鋁H股目標價由11.2元降至10元,評級仍為「持有」,預料集團全年盈利跌30%至87億元。
翻查資料,年初暴風雪肆虐內地,中鋁1月23日表示,因自然災害及電煤供應不足,旗下貴州分公司和遵義鋁業當天起停產,但兩者其實早在去年12月起已限電生產。不過,一外資大行分析員昨向本報說,電力不足並非中鋁盈利下跌的主因,因兩星期前中鋁管理層在分析員會議時已透露,其氧化鋁和原鋁產品年初至今的生產成本,依次上升24%和6.4%,而前者佔去年營業額逾20%。
事實上,今年首4個月內地鋁材已見供不應求,單計中鋁已生產氧化鋁按年升19%至720萬噸,但因中國息口高企,建築、包裝和汽車製造業均減少用鋁。中鋁6月初因迫於形勢,首次下調氧化鋁價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