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道:「一分錢,一分貨」。
親疏之別,怎麼講都不及平貴之別,國籍之別。
忽然給趕出房門的遊客,紛紛變身失勢的企業高層,在監視的眼光下拿着細軟離場,然後等候到患上疑似焦慮症,最後等到的安排,是可以暫住招待露宿者的社區中心。民政事務總署的AO,負責清場的執達主任,又一次示範按本子辦事,那鐵面是如何無私。
無私?再無知的,都可以想像,如果忽然出事的是沙膽彤旗下的君悅酒店,而不是只屬於賓館級的漢普頓酒店,執達吏會沙膽到在事前沒任何通知下,直拍君悅總統套房的門嗎?民政事務總署敢自把自為,不是跨部門研究安置富貴難民的落腳地?業主東亞銀行會不講情面商事商辦?又再想像一下,那四十多位賓館客都來自八國聯軍,最前線執行清場的,再兇悍都得操英語,英語要得一定水平,才可流利地惡言相向,否則,最可能出現的就是pls前pls後,那時,這宗被稱為冷血趕遊客的事件,就以國際語言進行,香港又可以變回國際都市該有的文明做法,該有的危機意識,酒店旅遊業那麼多的對口單位自會以第一速度妥善處理,反危為機,贏得遊客美譽,絕不會出現如今事後有關單位各自表述,亡羊後才提出補牢的方法,甚至出動到立法去提防賓館有傷市體的情況再現。
漢普頓業主是責無旁貸的禍首,令人側目的,卻是想到用天亮即要離開的社區中心來安頓遊客的餿主意,如果硬說跟平貴華洋無關就無關吧,不過,別看不起住賓館的,過門都是客,其中一位內地客就說,梁顯利?我知道那是甚麼地方。
那是甚麼地方?我不會像唐英年在立會中提到梁顯利中心時,帶有輕蔑的笑意,覺得側目,是因為適合不適合的問題。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