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隨着燃料價格上升,印度上周批發層面通脹是13年最勁,另德國上月生產價格亦錄得近兩年最大升幅,凸顯環球通脹持續升溫。分析員估計,印度央行在7月和10月都會加息;以為避免通脹失控,墨西哥央行昨出乎意料加息0.25厘。
面對上月通脹升至3年高位,墨西哥央行昨突然加息0.25厘,把隔夜利率推高至7.75厘,以顯示其打擊通脹的決心。為壓抑食品價格上漲,墨西哥政府早前已撤銷玉米、小麥、大豆等進口關稅,並將奶粉的進口稅減半。
印度通脹13年最勁
印度政府公佈,截至6月7日為止一周的批發價格按年上升11.05%,創13年最大升幅,較之前一周的8.75%及市場預期的9.79%為高。
面對油價飆升,印度政府加入印尼等亞洲國家的行列,本月初調高當地的汽油及柴油價格,減輕政府燃油補貼負擔,惟此舉同時加劇通脹壓力;印央行遂於6月11日作出15個月以來首次加息,把官方回購利率加至8厘的6年高位。
雷曼兄弟駐孟買經濟師瓦爾瑪說,批發價格升11%,較該行預期的10%左右高,反映通脹較預期嚴重。滙控駐新加坡高級經濟師RobertPrior-wandesforde估計,印央行7月將再度加息,以免通脹加劇打擊政府民望。摩通經濟師吉拉蒂更預期,央行將於7月和10月分別加息0.25厘。
德生產價格兩年新高
另一邊廂,德國5月份生產價格按年升6%,是06年7月以來最大升幅,高於巿場預期的5.8%。分析員認為,生產商將須把增加的成本轉嫁消費者,提升整體通脹,增加歐洲央行下月加息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