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達智在上海淮海路的「光明邨」吃「外婆紅燒肉」,想起我。我看了他的文章,想起「光明邨」。
「光明邨」在淮海中路上很出名,但它以前是間點心店,沒有紅燒肉吃。
每次想起上海的點心店,心頭就會震動,因為內容太豐富。
點心店裏有生煎包、小籠包、糯米燒賣、蝦肉小餛飩、菜肉大餛飩、咖喱牛肉湯、雞鴨血湯、單檔、雙檔、鍋貼、各式江南甜點如赤豆糕、豆沙條軟糕、桂花糖糕、各式麵條如黃魚麵、刀魚麵、肴肉麵、蝦爆鱔麵、蝦腰麵、葱油開洋麵、蟹粉拌麵、三蝦麵乃至辣醬麵、黃芽菜肉絲湯麵,可達數十種。還有各式湯圓如芝麻湯圓、豆沙湯圓、鮮肉湯圓、蟹粉湯圓。還有──只要你走進上海的點心店,迎面一塊大菜牌上,密密麻麻,隨手一指,都是美食。
「光明邨」最出名的,則是堆在玻璃櫥窗裏賣的鮮肉包和香菇菜包。在我小時候,那個櫥窗前天天排隊,等着新出籠的包子。包子皮薄餡足,香菇菜包的碧綠菜汁,滲出外層,一掰開,菜餡會湧出來,麻油香味撲鼻,包子豐腴可口。鮮肉包更是經典,肉鮮汁滿,一口咬下,不小心熱汁噴出,可去一尺遠。吃這樣的包子一定要趁熱,即買即吃,所以馬路邊都站着吃得呼呼聲的食客,那年頭甚麼都不講究,不講究也有不講究的樂趣,我已有三十年沒吃「光明邨」的鮮肉包,但今天還清楚記得那一包鮮美。
前兩天女兒跟同學去上海旅行,天天在街邊吃包吃麵,吃完就打電話來說味道如何好,弄得我差一點去買飛機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