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大行豪客 爆轉倉潮

華爾街大行豪客 爆轉倉潮

【本報綜合報道】自信貸危機爆發以來,華爾街大行因「理財不善」相繼爆出負面消息,令坐擁巨資的理財客戶,遂將資金「過檔」至投資作風較穩健的中小型金融機構,如信託基金等,而這輪轉資潮,恐會進一步拖累各大行未來的盈利表現。
據悉,不少擁有200萬美元或以上資金的大戶,由以往光顧主流證券大行,轉至投資較保守、風險較低的信託基金。摩根士丹利日前公佈的次季度業績已顯示,其資產管理業務大幅倒退,反映大客轉資的影響開始浮現;而瑞銀的財富管理部門客戶,首季亦已撤走高達128億瑞郎資金。
摩根大通預計,瑞銀財富管理客戶在過去3個月的走資情況更高達390億美元(約3042億港元),反映客戶對瑞銀失信心的情況趨嚴重。投資者直指,瑞銀這些大行連自身資產也未能好好管理,難令人有信心將資金交託在其手。

瑞銀首季遭撤資128億瑞郎

在貝爾斯登爆煲前,大型券商於信貸風暴中損失數百億美元的消息曝光,當時已有客戶對華爾街大行投下不信任票。
信託基金如Wilmington、北美信託銀行等則反而受惠於這場信貸風暴。當中北美信託銀行旗下個人金融服務部門主管Barrat就表示,該部門首季收入上升6.4%至近2.3億美元,增長主要源自其他大行流失的客戶,而這批新客非常着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