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煉油仍蝕錢

中石化煉油仍蝕錢

【本報訊】發改委前晚忽然調高汽油柴油價16%至18%,最受惠是中石化(386),其發言人黃文生向外電表示,加價後,內地與國際成品油價的差距,由以前每噸5000至6000元(人民幣.下同),收窄至4000元;但煉油業務的經營壓力仍大。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副司長許昆林昨日表示,煉油環節生產一噸便要虧損3000元,即使調高油價後,煉油業務仍然要虧損。
中金首席經濟師哈繼銘指出,國內外的成品油價仍有60%差距,若要把內地煉油企業的毛利正常化,成品油價要再升30至40%。里昂證券也估計,內地成品油價至少再大幅調高30至40%,才可以把中石化的每桶煉油虧損減半;不過,為免增加通脹壓力,下半年再加成品油價的機會似乎不大;建議沽售中石化,目標價6元。
摩根士丹利指出,今次汽柴油加幅高於市場預期的10%,料9月前不會再加價;若國際油價維持每桶130美元,中石化的煉油業務依然蝕錢。雖然加價消息可刺激中石化股價短期造好,但長遠仍受到煉油業務虧損的因素困擾,故維持「與大市同步」的評級。

高盛薦吸看10.3元

高盛卻持相反意見,認為加價對中石化盈利有利好作用,把中石化08及09年每股盈利大幅提高73及79%,投資評級由中性,調高至買入,目標價由8.7元,調高至10.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