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精神病康復者若得到適當的協助及訓練,重投社會工作也可以有好表現。醫院管理局轄下的「卓越之友」是以精神科會所形式成立,為精神病患者提供機會,與職員一同參與會所運作,患者更可自由揀選工作崗位,發展個人技能,以逐步過渡至可獨立就業。六年前患上精神病的Kenneth便透過會所工作培訓,成功在大公司找到工作,重獲新生。
曾患鬱躁三次自殺
現年38歲的Kenneth患病前一直在銀行工作,但八年前因感情、經濟及工作出現問題,在壓力太大下,患上抑鬱症及躁狂症,曾先後三次自殺的他,很長一段時間需經常進出醫院接受治療,失去工作之餘,個人信心跌至谷底,自我形象極低。
Kenneth說2002年由醫生轉介加入卓越之友會所,入會後可以選擇在膳食部、行政部、小賣部等不同部門工作,與職員的關係好像同事般,共同營運會所,感覺好像重投社會工作。
他一年後透過會所介紹,找到一份文職助理工作,作為過渡就業。其間公司同事並無歧視他,令他進一步肯定自己的能力。去年他已能自己搵工,最終獲大公司摩根士丹利聘用,在郵務室工作,現時除全職工作外,公餘更進修會計,希望日後可成為註冊會計師。
「卓越之友」會所主管邱鳳賢指出,會所10年來已累積368名會員,已幫助逾百名精神病復康者成功就業,現時會所每日有50名會員「返工」,會員可透過會所協助,獲得過渡就業機會,患者更可透過平日與人溝通交流,重建社交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