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突加油價<br>汽油、柴油加幅逾16% 歷來最勁

中央突加油價
汽油、柴油加幅逾16% 歷來最勁

【本報訊】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內地成品油價格終獲提高。國家發改委昨晚發出通知,決定自今晨零時起,將成品油價格大幅提高,其中汽油、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000元(人民幣.下同)、航空煤油價格每噸提高1500元,每噸全國平均零售基准價將分別調整至6980元、6520元及7450元,升幅分別是16.7%、18%及25%。今次調高成品油零售價,乃07年10月來首次,而加幅歷來最高,以往加價最多是每噸500元。 記者:李培瑛 高淑嫻

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近期國際油價持續大幅攀升,特別是今年二月中旬以來漲速加快,內地原油消費一半靠進口,由於內地成品油與原油價格矛盾加劇,為逐步理順價格關係,保證內地成品油供應,促進石油資源節約,決定適當提高成品油價格。

增補貼紓通脹壓力

綜合考慮國際市場油價上漲及社會各方面承受能力,汽油、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提高1500元,液化氣、天然氣價格不調整。汽油和柴油的全國平均零售基準價分別調整至6980元及6520元;上調8%後的全國平均零售價分別為每噸7540元及7040元,折合每升約分別提高0.8元和0.92元。航空煤油出廠價由每噸5950元調整為7450元。
提高油價的同時不會加大通脹,發改委指出,為減少調價對群眾生活的影響,控制加價連鎖反應,推出各項措施,例如與居民消費密切的運輸價格不提高;又加大補貼力度,例如對種糧農民在今年已增加的農資綜合直補的基礎上,每畝再增5元補貼;從7月份起,城市低保人口每人每月增加補助15元,農村增加10元;各項補貼資金中央財政即日下撥。
成品油價格調整後,為保障供應,發改委要求中石油(857)、中石化(386)兩大公司要切實承擔起保證市場供應的責任,提高原油加工量,增加成品油產量;嚴格控制成品油出口,組織好成品油進口,增加國內地市場供應;加大委託地方煉廠加工原油力度,利用地方煉廠生產能力,增加成品油產量等。
市場對中國調高成品油價反應正面,普遍認為加價有助降低市場需求。有外資分析員指出,今次加價市場期待以久,任何有助內地成品油價貼近國際水平,對於美國消費市場都是好事,此舉讓中國消費者感受到捱貴油的痛苦,可能促使他們減少對成品油的需求。
信達證券高級分析師劉景德表示,成品油價上調對中石油和中石化等石化煉油企業產生實質利好作用。雖然加價將增加航空及運輸企業的營運成本,但國內成品油之前的價格相對偏低,造成海外飛機及輪船都到內地加油,油價補貼沒有實質作用。

增加航空運輸業成本

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員陶冬估計,調高成品油及電費,對內地經濟影響輕微,他以成品油價上升20%及電費加5%推算,內地通脹將直接提高0.7個百分點,首年及次年間接亦將通脹再增加0.9及2個百分點,但這未計及中央補貼。
中石化發言人黃文生昨晚接受無綫電視訪問時表示,今次加油價對公司帶來好處有限,因為加幅只是1000元(人民幣.下同)不多,目前每提煉一噸油便虧損5000至6000元,油價上調1000元只令虧損輕微減少。

成品油上調價格*

(每噸/人民幣):新基準價
汽油:6980元 柴油:6520元 航空煤油:7450元

(每噸/人民幣):加幅
汽油:1000元 柴油:1000元 航空煤油:1500元

(每噸/人民幣):新平均零售價
汽油:7540元 柴油:7040元 航空煤油:/

(每噸/人民幣):新零售價較基準價加幅
汽油:8% 柴油:8% 航空煤油:/

註:*液化氣及天然氣價不加

政府補貼措施*

對象:種糧農民、漁民、林業
措施(單位為人民幣):實行補貼,對種糧農民在今年初農資綜合直補標準基準上,每畝再加5元補貼

對象:城市公交、農材道路客運
措施(單位為人民幣):運輸價格不提高,但實行財政補貼

對象:低收入人口
措施(單位為人民幣):7月起城市低收入人口每人每月補貼15元,農村低收入人口每人每月補貼10元

對象:的士行業
措施(單位為人民幣):運輸價格不提高,但實行財政補貼,進一步清理不合理負擔

對象:鮮活農產品運輸業
措施(單位為人民幣):對運輸蔬菜及生豬等鮮活農產品的過路過橋費一律免收

註:*各項補貼資金由中央財政即日下撥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