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中日和解 北京還須取信於民 - 李平

盡論中國:中日和解 北京還須取信於民 - 李平

中方在東海油氣田談判中作出重大讓步,一早已由日本傳媒披露,並引致中國網民炮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前日還強硬地表示,春曉油氣田在中國主權範圍內與共同開發無關、中方不承認「中間線」的立場沒有改變。但是,官方昨日公佈的原則協議及傳媒的報道顯示,日方將注資春曉,並按出資額獲分配天然氣;中日雙方將共同開發的第一塊「試驗田」也橫跨中間線,變相承認了日方的主張。

網友痛斥可恥 喪權辱國

中日兩國迅速公佈共同開發東海油氣田協議,顯示中國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未懼中共黨內保守派及民間反日人士的壓力,決心加速實施中日和解戰略。但中國外交部為甚麼還要自摑嘴巴呢?官方當然可以硬拗,說「試驗田」不涉中間線問題,說日方注資春曉要按中國法律,只是合作、不是共同開發,但如此就可以取信於民嗎?
在騰訊網,網友的留言多對協議表示不滿和抗議,有吉林網友斥「喪權辱國」、上海網友斥「可恥」,有深圳網友稱:「惡心,上午還說不存在共同開發,不到晚上就妥協了。」北京網友說:「春曉都一起開發了,完了,痛哭……」
中方在東海戰略利益上的重大讓步,換取日方甚麼回報呢?日本注資中海油、中石化聯手開發的春曉油氣田,對於近日熱炒的內地石化股來說,算是一個利好消息,但在政治層面,目前看到的只有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將畀面出席京奧開幕式。

批准示威 安撫反日情緒

這種不對等的交換,自然難以令中國民眾服氣。中國領導人顯然也不能罔顧民眾意見,否則就會失去與日方談判的重要籌碼。因此,北京昨日罕有地批准保釣人士到日本駐華使館示威,試圖安撫民間反日人士的情緒。但更重要的是,北京應清清楚楚說明東海協議達成的動機及其利弊,爭取民眾在理性討論的基礎上認同擱置主權爭議、共同開發東海,將為東海和平和中日合作帶來長久的保證。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