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眾普遍視抗氧化劑為有益,但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昨日發表聲明指,有全球大型研究發現,服食抗氧化劑不但未能強健體魄,甚至提高死亡率。該會呼籲市民不要胡亂購買抗氧化劑,也不建議靠此預防疾病。
《CochraneReview》發表研究,該報告回顧服食胡蘿蔔素、維他命A、C、E及硒(selenium)16萬健康人士及6.8萬名腸胃、心血管、皮膚及內分泌等病人的資料。結果顯示,維他命A會增加死亡率16%、胡蘿蔔素及維他命E則增加7%及4%,維他命C及硒則未有定論。
給病人錯誤期望
這些物質對提升免疫系統、預防患病或阻止病情惡化均沒明顯效果。報告指出,維他命C及硒對健康的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但此類物質必須被視為醫學產品,應先評估健康風險才可推出市面。
該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教育總監崔俊明表示,坊間盛傳抗氧化劑可改善濕疹等常見疾病,但上述研究顯示此產品的效用不大,促請私家醫生謹慎處方,「有啲醫生甚至相信呢一套,但係開呢啲嘢,可能會令病人有falsehope(錯誤期望)。市民食吓當買個保險都無防,但係要花好多錢就無謂喇」。他強調,戒煙、適量飲食及運動才能增強抵抗力。市民服食前應向醫生查詢抗氧化劑的原理、效果及副作用。
家庭醫生張惠賢建議,一般健康人士若自覺飲食不夠均衡,可考慮服用多種維他命丸(multi-vitamin)作保健性質,此類產品涵蓋多種低劑量維他命,相對較單一維他命丸安全,「有啲維他命食多咗會死人,有病更加唔好自己買嚟食,要睇醫生」。
崔俊明指,近日非常流行的抗氧化劑Q10(CoenzymeQ-10)天然存在於身體,屬促進新陳代謝的助酵素,可抵抗自由基,但能否抗衰老仍然成謎,提供正反理據的外國研究只屬小規模調查,尚未有正式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