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股昨跟隨外圍回升,結束四連跌,午市前最多飆640點,衝上23232點,可惜市場人氣薄弱,投資者觀望氣氛濃。在買賣兩閒的情況下,全日總成交僅568億元,恒指最終只能「亁升」437點(1.94%),報23029點;H股指數則升345點或2.83%,報12558點。 記者:黃武榮
基金經理及外資證券行對後市睇法相反,前者憂慮熱錢進一步流走,令贖回情況加劇不利股市;後者則認為中資股接近見底,伺機低吸可博升兩成。
基金現金水平倍升
花旗引述EPFR數據顯示,亞洲基金上周淨流出14億美元(約109億港元),為四個月以來最多,香港及中國分別錄得12億及42億元淨流出。值得關注的是,加息壓力最大的新興市場,旗下基金錄得三個月內最大規模贖回潮。
一名美資基金經理坦言,近月查詢贖回基金的散戶明顯增加,要求贖回的亦較去年同期上升。為了應付贖回及預留資金候低買貨,旗下基金現金水平較去年多近一倍。對於港股走勢,他強調現時只屬反彈而非轉勢,要進一步突破的先決條件,仍是成交先行。「現時最大問題是投資者信心盡失,通脹、息口、油價未明朗前,大部份資金皆靠邊站,半年結粉飾櫥窗,仍言之尚早。」
不過,瑞信證券中國研究主管陳昌華指出,中資股短期有機會見底。他指出,經過大幅調整後,MSCI中國指數(包括A股、H股及紅籌)預測市盈率已降至13.4倍,加上今年企業盈利增長16.8%及人民幣升值約8%,中資股現價相當吸引。短線投資者(三至六個月)博反彈有兩至三成水位,長線投資者(兩至三年)則宜瞄準個別股份及行業,首選大眾消費股。
滙控美市漲 中移軟
本港時間昨晚11時半,美股跌逾50點,滙豐控股(005)及中移動(941)在美國預託證券(ADR)走勢反覆,前者折算報126.3元,較港收市高0.5元;後者報107.3元,較港低0.2元。
港股本月每日平均成交不足700億元,已降至去年次季水平。若撇除窩輪及牛熊證,昨實際成交僅400億元。三個月同業拆息昨抽高至2.48厘的近五個月高位,中型銀行率先帶頭調高新造按揭息率,加息呼聲越唱越烈,令息口敏感的地產股明顯跑輸大市,升幅僅1%。另外,發改委表態積極穩妥地推進能源價格改革,令外界揣測成品油短期有望加價,中石化(386)及中石油(857)彈升逾2%。
石油石化股表現突出
上石化(338)
昨收報:3.07元 升幅:+4.78%
中石化(386)
昨收報:7.51元 升幅:+3.44%
中油香港(135)
昨收報:3.65元 升幅:+2.82%
中石油(857)
昨收報:10.24元 升幅:+2.71%
中海油(883)
昨收報:13.10元 升幅:+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