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醫生撐螯合療法

新派醫生撐螯合療法

【本報訊】本港醫學界傳統派別強調,港人因吃魚而重金屬中毒的風險近乎零,而且可致命的螯合療法只適用於中毒個案。但有毒金屬醫學會秘書林觀禮堅稱,重金屬與多種傳統療法未能治癒的頑疾有關,更強調螯合療法非常安全,「我哋個個禮拜都有幾十個病人,如果真係咁危險,點解咁多人嚟做?」

會頭髮血液尿液同驗

林觀禮坦言,為病人驗尿前會先處方螯合療法藥物,再監測重金屬排泄量。他承認本港傳統派別不認同此做法,但獲美國部份醫學會採用。他又強調,低劑量螯合療法藥物只引發疲倦及敏感等輕微副作用,「嚴重濕疹、哮喘、癲癇都醫到。(威院)中毒中心係用急性中毒標準去睇,所以冇生意。我有好多病人都係食好多魚。」
提供頭髮重金屬測試服務的兒科專科醫生譚一翔表示,不會單靠頭髮斷症,會一併參考血液及尿液化驗結果。若病人體內重金屬超出美國實驗室標準,會視乎情況建議戒吃海產,或處方維他命等抗氧化劑提升免疫力,「有啲病人真係好咗,但唔係個個都得。」
譚一翔承認,醫學界對治療重金屬超標沒有統一標準,「有人覺得嚴重到中毒先叫有事,有人覺得頭髮驗到已經有事,真相可能喺中間,要多啲研究,我哋需要open-mi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