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話題:拆解京奧之最 港將孖住上

奧運話題:拆解京奧之最 港將孖住上

不少人說過,香港選手在今屆奧運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只可惜明日已屆京奧倒數50日,達標人數遠比預期少,現只有36人來自11個項目,他們正為京奧磨拳擦掌備戰的同時,原來彼此間關係微妙,可以「孖住上」,逐對拆解「有趣之最」。記者:徐嘉華

最早vs最後

泳手蔡曉慧(去年3月達標)vs3鐵麥素寧(本月8日達標)
蔡曉慧及麥素寧同是京奧火炬手,不同的是將第3次參加奧運的「背后」蔡曉慧,早於去年3月的世錦賽已獲奧運資格,是港隊第一人。她說:「現在只剩50日,提醒我不可以浪費任何時間,更要加緊練習。」
將第一次參加奧運的三項鐵人代表麥素寧,是50日倒數前最後達標的港將,她表示將以享受的心情參賽。21歲、就讀中大心理系3年級的她說:「為了達京奧標,我從今年1月開始停學,畢業禮也要延至年底,但能以亞洲排名奪京奧資格,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最勁vs最勁

王晨、葉姵延(包辦多哈亞運羽毛球金、銀牌)VS陳敬然、陳慧琪(多哈亞運男、女子組滑浪風帆金、銀牌)
說到來頭最勁,除奧運銀牌「孖寶」李靜、高禮澤外,要數到06多哈亞運「穿金戴銀」的羽毛球及滑浪風帆隊,前者成員包括冠、亞軍王晨、葉姵延,後者是男子組金牌的陳敬然及女子組銀牌的陳慧琪。王晨表示:「這將是我最後一個奧運會,一定要備戰到最好,爭取奧運獎牌。」

最多vs最少

單車手黃金寶(35歲-第4次參賽)vs泳手歐鎧淳(16歲)
35歲的「單車王子」黃金寶,將第4次參加奧運會,是港隊之最,他說:「無論是年齡、經驗及狀態,都比前3屆好,加上在北京舉行,有天時地利,怎也值得去京奧博一博(獎牌)。」
上月底才滿16歲的歐鎧淳,是港隊年齡最小又是首次參加奧運,但卻厲害地取得3項奧運自由泳參賽資格,她說:「好想快點去『水立方』比賽。」

歐鎧淳

最長vs最短

公路單車手(245.19公里公路賽)vs泳手陳宇寧(50米自由泳)
6小時與26秒,正是公路單車賽及泳手陳宇寧在京奧的比賽時間;據估計,最快完成京奧單車公路賽選手約需6小時;這個時間正好與港大生陳宇寧成強烈對比,她早前以26秒28達到50米自由泳的參賽標準。她說:「我期望在奧運游得快過26秒28。」港公路車手代表名單,將於本月底落實。

港公路賽代表

第1vs第1

周梓淇(首個女劍手以世界排名入選奧運)VS黃蘊瑤(首個獲奧運場地賽資格女單車手)
單車的黃蘊瑤憑今年2月丹麥世界盃記分賽冠軍,成為港隊首位參加奧運場地項目的女將;而女子佩劍的周梓淇,由去年3月開始打了20多個比賽後,4月憑世界排名第18位,成為香港女劍手中,以世界排名取奧運權的第1人。

周梓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