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借奧運衝出神州

相聲借奧運衝出神州

慕着奧運之名遊覽北京的旅客,一定不能錯過相聲表演。這種兩個人棟篤笑的文娛活動,在北京歷史悠久。近年內地常有關於「拯救相聲」的討論,相聲似有沒落之勢。機遇來了,相聲演員很希望這門民間藝術,能藉着奧運平台,吸引世界注目。
「奧運精神,就是讓世界各地的人走在一起,相聲也是要讓所有觀眾一起快樂,與奧運共同參與的精神是一致的。」相聲演員翟國強先來一輪自圓其說,為「奧運會也關相聲事」打下立論基礎。然後開始踏入正題,表述相聲演員迎接奧運黃金檔期的心迹。

考慮製作英語相聲

這陣子,翟國強和拍檔張伯鑫正在忙着撰寫新的相聲文本:「我們會創作一些以奧運為題材的段子。」翟國強說,中國相聲早已借奧運衝出神州:「早一段時間,張伯鑫也去了泰國表演。」當時火炬傳至泰國,慶祝晚會加入相聲環節。
翟國強的經理人洪洋表示,業界考慮過製作英語相聲:「其實西方也有類似相聲的表演,如果中國相聲要推向世界,需要把它繙譯過來。」90年中國舉辦亞運會,也有人用過亞洲其他語言表演相聲,「但也有一種意見認為,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用了英語表演,就不是中國相聲了!」
洪洋希望利用奧運把相聲推向世界:「我們有個大計劃,就是申請中國相聲成為聯合國教科文世界文化遺產。」原來業界過去也有提出過,但不獲接納,最大困難是如何能讓外國人明白中國相聲:「情況就如武術還沒有列入奧運項目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