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上周加息四分之一厘,是繼俄羅斯和巴西加息、中國宣佈分兩次把存款準備金率遞增1厘後,「金磚四國」中最後一個透過調高息率壓抑通脹的國家。市場又再重提「分割」(decoupling)這名詞,指加息證明了這些新興經濟體存在經濟過熱問題,未有受美國經濟放緩影響。
「分割」是指不同國家有其獨立的經濟周期,及支持增長的獨特因素,不會互相影響。譬如美國經濟放緩,金磚四國仍能維持強勁增長勢頭,美國經濟便與金磚四國分割。
新興四國難獨善其身
不同經濟體若能完全分割,有雙重好處:其一是可以對冲──例如見歐美經濟放緩,投資於不受影響的新興市場,反之亦然。其二是可互補不足──歐美日等已發展國家的經濟即使放緩,全球經濟亦有新興國家權充增長火車頭,這將有助已發展國家減輕經濟放緩痛楚,經濟亦有望更快復元。
不過,冠一從來不相信「分割」這套。在全球一體化大氣候下,經濟必會互相影響,不可能獨善其身。表面看,美國經濟放緩,金磚四國仍可維持強勁增長勢頭,但過去12個月,金磚四國股市經歷過三次大上大落,均與美國有關。這三次大幅波動分別發生於去年8月,及今年1月和3月,肇因是出於美國金融體系出現問題及惡化的恐懼,其後收復失地,則是由聯儲局減息所推動。
近日金磚四國股市大幅調整,亦與市場憧憬美國快將加息有關,其調整幅度較美股猶有過之,反映金磚四國經濟難以擺脫美國經濟的陰影獨立發展。美國打噴嚏,新興國家亦會患感冒,可見經濟「分割」的說法,實在似是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