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隔兩日,球迷都清楚荷蘭如何大勝法國,但尹巴士頓半場的大膽調動,在我心中仍然是一個謎。
當時荷蘭只以1:0領先,法國在上半場尾段進攻逐漸產生威脅,理論上荷蘭應該考慮如何鞏固防守,但尹巴士頓換入傷癒復出的左翼洛賓,代替雙防中之一、表現一直優異的安格拿;事實上在下半場頭5分鐘,法國三番四次面對這個防守力減弱了的荷蘭陣容,製造多個不俗的入球機會;但捱過最危險的15分鐘後,荷蘭59分鐘的2:0及72分鐘的3:1,充份顯露出多打一個進攻球員,令荷蘭進攻更加令人生畏的效果。尹巴士頓如此大膽,我大膽嘗試分析他的計劃和心態。
為實踐進攻理念
因為尹巴士頓在球員生涯的成就,荷蘭球壇中人一直希望他當教練回饋足球;但在眾多名宿和足球領袖不停說服下,仍用了7年時間才把尹巴士頓從退休生活帶返教練階層。從02年開始教阿積士青年軍,到04年歐洲國家盃後教荷蘭國家隊,他都希望將全能足球鼻祖米高斯及其師傅告魯夫的全攻理念發揚光大。可惜在4年執教光景中,縱使尹巴士頓的成績正面多於負面,但仍未到達揚名立萬的階梯。
07年尾他宣佈在歐國盃後離開國家隊教職,轉投母會阿積士懷抱,他知道這是他最後一個機會實踐自己的進攻理念,於是乎愛將尹佩斯儘管有傷,他亦冒險把這個射手留在23人大軍中,企圖保留每一粒可以加強進攻的棋子,情況就等同當洛賓和尹佩斯在對法國時可傷癒復出,就算面對並非全面樂觀的戰況,他都冒險把這兩名進攻天才換入戰陣,結果他得到的回報;相信是無論荷蘭本屆能否成為最後王者,他的戰術調配都會成為這次歐國盃最熱門的話題。
nowSports足球評述員 丁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