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友人家中作客,話題理所當然離不開歐國盃,興之所至,其身旁的菲律賓工人加入討論,大談「走線」。個人總覺得「走線」已屬不合時宜的老調,抱此想法未免不清晰大局,不得不借用楊思琦小姐的金句回應:「你,『高清』咗未?」
「走線」之舉盛行於七十、八十年代,算無遺策的西德堪稱佼佼者,往往在分組賽最後一役自我控制戰果,旨在淘汰賽階段選擇較易應付的對手。然而,時至今日,能夠躋身決賽周而又殺入淘汰賽階段者,當非善類。以去屆歐國盃為例,若刻意找當時公認為實力較次希臘為對手,將換來一殼眼淚!既然強弱難分,何來「走線」?
另一點是列強早為應付不同對手而作出幾手準備,且看今屆D組的西班牙,早在熱身賽已找來C組的法國、意大利拍跳,為隨時在決賽周8強、準決賽對陣做好準備,不論對某一隊都有一套相應對策,見招拆招。
依我看,各隊必爭取以最佳成績,首名出線,以免舟車勞頓之苦,豈不快哉。想談「走線」,最好周日往皇后像廣場走一轉。文:藍鑽石
本欄由藍鑽石、法比奧、阿呢斯奧輪流執筆,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