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期三個月的醫療改革諮詢昨完結,政府接獲最少4,300份意見書,但對六個融資方案沒主流贊成意見,較多市民接受個人醫療儲蓄戶口及保險。明年上半年政府會發表第二階段的諮詢文件,會提出一個新方案,但內容離不開之前六個。據消息人士分析,相信新方案仍以儲蓄戶口為骨幹,再混合自願保險或社會保障,供市民選擇。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表示,接獲的意見書中,有3,200份的回應格式一樣,另外100份是團體意見,約1,000份是個人意見書,其中有意見書有逾4,000多名市民簽名。
較多市民反對加稅
周表示,市民對六個融資方案,即加稅、社會保障、自願醫療保險、強制醫療保險、醫療儲蓄戶口、儲蓄戶口及強制保險,沒有主流意見。較多市民反對加稅,很多市民支持醫療儲蓄戶口及保險,但支持保險是強制或自願保險,要進一步分析。
他又指,原則上市民願意承擔醫療開支,但可承擔的幅度,要下階段有細節才能討論。基層市民擔心政府削減公營服務;已買保險的中產人士,則擔心實施強制保險,造成雙重投保。
周一嶽坦言,明年上半年會進行第二階段諮詢,提出第七個融資方案,「到時有一個較闊嘅方案,中間有啲選擇性。」內容綜合六個方案的特色,也不排除將市民的關注,調校成將來模式。屆時會有具體數據供市民討論,若決定推行醫療儲蓄,會考慮僱主是否需參與。他指,政府會就醫療融資每兩周進行一次民調,希望任內可作決定。
自願須三方同參與
參與制訂醫療融資的健康與醫療發展諮詢委員會成員史泰祖認為,應推行自願保險,政府應給予津貼,吸引更多市民投保,便有權監管保險公司。但自願保險必須做到政府、僱主及市民三方參與,才可紓緩反對聲音。他相信下次諮詢會觸及公立醫院加費。
另一名委員表示,相信第七個方案仍會以個人醫療儲蓄為骨幹,政府可以考慮將強制保險,改為社會保障模式。如在市民的儲蓄戶口中,抽取某個百分比,再加上政府及僱主的參與,形成一個強制供款計劃,到市民有病的時候,可由供款計劃支付醫療費。他相信政府會提出供款3%,以免市民反對。
醫療改革諮詢文件主要結果
‧接獲4,300份公眾人士及團體的書面意見
‧六個融資方案中,沒有一個獲過半數贊成
‧較多市民反對加稅
‧原則上市民願意承擔醫療開支
‧很多市民希望有個人醫療儲蓄戶口
‧大部份市民希望有保險,但強制或自願保險則要進一步分析
‧已買保險的中產人士擔心會造成雙重保險
‧低收入人士擔心無力供款
資料來源: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
你的意見?
●你對第二階段的醫療融資方案有甚麼期望?
●你認為醫療融資應佔你每月入息多少%?
請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或傳真至:23703283
或發短訊至:60107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