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和三叔一起讀報,看到一則新聞:港自閉童變天才,三歲才懂說話,十四歲獲史丹福大學資優獎。
「我也是三歲才懂說話,為何做不成資優生?」我問。
「除了天聰,也靠努力。」三叔回答。
細讀內文,加以比較。這個學生兩歲時,對數字特別敏感,可寫出一至一千。我記不起兩歲懂甚麼,但念幼稚園時,已學會打麻將;我估計我對數字也相當敏感。
資優生小學時愛看書。我念小學時也不弱,愛吸收中、西、日文化,例如中國的《如來神掌》和《白骨陰陽劍》、美國的《神行太保Superman》、日本的《超人吉田》和《彩虹化身俠》。所有招式我練得滾瓜爛熟。
這個學生念中二時,連奪數學和英文特別優異獎。我中二時,也連奪兩獎,包括班內乒乓球雙打冠軍和服務獎,後者是因為常常替老師抹黑板。
報章說他有輕度自閉,幸其父母及時找心理醫生協助,才成功發揮潛能。我惆悵道:「那時沒有人帶我看心理醫生,所以不能發揮潛能。」
三叔嘆一口氣說:「幾十歲人還要跟小孩子比較,看心理醫生也沒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