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Van駛往大草原,五小時顛簸路考驗我骨頭,晨曦,微亮曙光照耀安玻色黎國家公園,再無路可行。地面滿佈輪胎印與動物蹄印,車後塵土飛揚,遠方水天一色,一望無際的大湖泊襯出一幅壯觀原野圖,我終於來到了夢想中的非洲。
文、攝:黃德成
在肯尼雅的安玻色黎國家公園(AmboseliNationPark),牛羚低鳴整齊列陣,逐水源而去,斑馬緩緩前行,大象早習慣貨Van聲音,貨Van駛近,象群沒出現騷動,只把小象趕到族群中間免受傷害,人與動物可以和平共處,與世無爭。肯尼亞屬高原氣候,平均氣溫落差16℃至26℃,位處赤道,陽光直射入沒空調車廂,曬得我暈眩發痛,一半膚色在車廂裏曬黑,形成三截色,我這隻港產斑馬,應可混入斑馬群中拍照吧。
東非的Amboseli,馬賽語意謂「Devildust」,即龍捲風,公園區內的飛揚塵土,多半是火山灰,加上氣候亁燥,當一條條沙塵龍捲風捲起時,動物低頭,靜待龍捲風經過,當地人與動物早已習慣這大自然規律,就如過紅綠燈一樣,輕鬆應付得來。
驅車覓BigFive
公園有近四百平方公里,熱帶樹叢大草原,可能因早陣子的豐富雨水而變成沼澤地,這裏是非洲野生象的樂土,象群有的忙着趕路找水源,有的在淺水中沐浴,悉數予人沉默平靜的感覺。進入公園沒多久,我看到前車停在路上,司機大叫:「Lion!」是獅子,我最想看到的猛獸!到我們停車時,獅子已經走開,只勉強看到牠的背影和匿藏草叢的幾隻幼獅的模糊身影,可惜不准下車,我真的有衝動追上前拍照。
由那刻開始,我金睛火眼,誓要找到「BigFive」(獵豹、大象、犀牛、獅子、水牛)的蹤影,結果早上只看到大象與獅子,還以為要失望而回,大群水牛就在不遠處對峙角力,遠處的小野豬更厲害,不斷加速跑跑跑,如箭般跑出腳底一陣白煙,最好勝是鴕鳥,硬要與貨Van鬥快,硬要跑得比貨Van快一點才願意離開,擦擦擦擦擦,相機對準每一隻動物,誓要把牠們一一攝入我的相片圖庫。
保留原始生活模式
這裏是觀賞非洲第一高峯奇力馬札羅山(Kilimanjaro)的最佳地方,這火山其實位於坦桑尼亞境內,高5,896公尺。1849年發現這火山後,所有科學家都不信這座在赤道以南3度的高山會長年積雪。看火山全景要賭運數,清晨機會較大,那天我只能對烏雲興嘆,希望明早能看到全貌吧。
安玻色黎國家公園是馬賽人(Maasai)居住的地方,馬賽人是肯尼亞42個民族之一,人口大約20萬,一般居住最偏遠地方,這民族至今還保持原來的非洲生活方式,直接喝河水,旱季亁脆喝生牛血。他們在公園內可與動物和平共處,全靠渾身裹着的紅布,據當地人說:「紅色令動物容易分辨,互相保持距離,人就可免受動物襲擊。」聽落似有道理。
只看到三種「BigFive」,非洲之旅還是有點遺憾,翌日清晨,我們又再驅車到草原,為的就是要看獵豹、獅子及大象的生態。動物都在早晨出來覓食,牠們很悠閒,大象更是一群一群全家老少出來開餐,很易找到牠們蹤影。貨Van駛近象群旁,與我們的距離觸手可及,我生平第一次與大象如此親近。中午,在導遊帶領下,來一次真正的野餐,大夥兒驅車至公園的ObservationHill,山坡上,凉亭裏,邊進餐邊極目遠眺,沼澤中的象群都變成小點小點,水天一色的景致,教人神馳物外。
7月動物大遷徙
安玻色黎國家公園每年都會出現兩次動物大遷徙,而7月份開始,笨拙的大象、兇猛的獅子、敏捷的牛羚、躍動的斑馬、咆哮的犀牛,開始聯群結黨逐水草而居,與大自然抗衡,幕幕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逼真畫面陸續上演,想看動物大遷徙震撼場面,現在是時候準備行裝了。
出門提一提
簽證:持BNO護照或特區護照均須簽證,可抵達奈羅比機場辦理落地簽證。查詢:25205000(肯尼亞香港領事館)
機票:逢周一、周四及周日有航機經曼谷往奈羅比,來回經濟客位機票約$5,600起。查詢:36782000/ http://www.kenya-airways.com(肯尼亞航空)
貨幣:1港元約兌8.23先令(文中價錢已折算為港幣)
旅遊查詢: http://www.magicalkenya.com(肯尼亞旅遊局)
下周肯尼雅有陽光,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