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漁船在釣魚台海域遭日艦撞沉事件,所引發的台日外交風波,正進一步擴大。日本昨指涉案的兩名日、台船長均觸犯法例,決定把案件移交檢察機關偵辦。
但台灣外交部稱不能接受,決定召回駐日代表以示抗議。而台國防部原打算派紀德艦,周三載立委到釣魚台宣示主權,但因政府高層擔心其火力過於強大,容易「擦槍走火」,軍方最後同意改派火力較小的拉法葉艦執行任務。
自本月10日撞船事件發生後,日外務省一直要求台方靜待調查報告。昨日,台外交部終於接到日本海上保安廳的調查報告,指日本巡邏艦船長在事件中涉嫌觸犯「業務過失往來危險罪」、「業務過失傷害罪」;而台「聯合號」船長何鴻義則涉嫌觸犯「業務過失往來危險罪」,案件將交由那霸檢查廳偵辦。
重啓釣魚台應急小組
對此,台外交部長歐鴻鍊表示完全無法接受,決定召回駐日代表許世楷。歐還透露,台方將盡快公布自己版本的調查報告,並重啓釣魚台因應小組運作,繼續要求日方道歉及賠償。
總統府昨晚發表聲明,認為召回駐日代表作法正確。法務部亦發表聲明強調,釣魚台是中華民國領土,台灣司法機關對這次事件有司法管轄權,若台籍漁民提出控訴,將依法追討日艦艦長及相關人員刑事責任。
而前晚獲釋回台的何鴻義昨日則重申,漁船當日是遭日艦故意衝撞,他並指在日本被扣查期間,曾受到引導式盤問等不平等待遇,不允許他們請翻譯,很多供詞都不是依他本意記錄。但他為了讓船員能早日釋放,只好簽字。
派軍艦到釣魚台宣主權
台國防部原打算派出海軍中最大、戰力最強的紀德艦,在周三到釣魚台宣示主權。但由於政府高層擔心紀德艦火力過於強大,怕造成日方的誤會,且一旦與日艦發生對峙,將對台灣不利,軍方最後決定改派火力較小的拉法葉艦。排水量達9,574噸的美製紀德艦,擁有三維對空雷達,裝備的魚叉飛彈同時可鎖定8個目標;法製拉法葉艦排水量僅3,680噸,整體火力及預警範圍均比紀德艦遜色。
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