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仔」舊夢 - 李碧華

「蘿蔔仔」舊夢 - 李碧華

很久沒聽過人「生蘿蔔仔」了,還真有點滄桑。順便問問年輕人。他根本不知道這詞兒。
「指生的小蘿蔔?能吃嗎?」
「不能吃。」我道:「是病徵。」
「甚麼病?」
「凍的。」
「長在哪處?」
這個病已成了歷史──誰料本港今年初,寒流侵襲,經歷了近四十年最漫長寒冬,氣溫低至幾度。心理上生理上,人人措手不及。
《香港醫學雜誌》發表研究,屯門醫院今年二月接收了十一名病人,六男五女,年齡介乎十一歲至七十一歲,手指及腳趾部位出現紅疹,腫脹、痕癢、疼痛……有些還腐爛及潰瘍──「凍瘡」,俗稱「蘿蔔仔」,不是甜辣爽脆可生吃硬硬的白蘿蔔。長時間受冷、經常接觸冰冷的物體如水或肉類、雙手暴露在寒冷空氣中過久,就會生蘿蔔仔。小時,嚴冬清晨自暖暖被窩中爬起上學,夜裏咪書又手腳僵硬發疼,真慘!但今時今日的小孩,只因通宵打機才中招,可見是自虐。
香港屬亞熱帶地區,近年全球暖化,天文台預言十二年後將沒有冬天了。你信他?去冬不但酷寒,中國還有百年一遇的雪災、百年一遇的地震、百年一遇的奧運……一百年前的蘿蔔仔,也如暌違的舊夢,讓大家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