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前兩天,台灣新任總統馬英九臨時宣布取消參加龍舟競渡。他本來想贏得「有健康有活力」的讚美,不料先受到「漠不關心台南水災」的批評。官方說:百姓有難,總統不忍出席歡樂活動。他們根本不知道馬英九為什麼不該去划龍舟。
戰國時,楚懷王不聽屈原苦諫,西入強秦會盟,秦兵截斷他歸路,要他割地才可回國,懷王不肯,被拘繫終身。屈原見國事已無可為,抱石自投汨羅江。屈原之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午競渡,乃遺俗也」(《續齊諧記》);懷王之死,「楚人憐之……故(道士)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後來楚項羽果然起兵亡秦(《史記‧項羽本紀》)。馬英九沒有楚人情懷,強學楚人競渡,只會令楚人遺俗變得了無意義。
共產黨一九四九年聯合蘇俄鯨吞大陸,從此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大小文革,一場又一場的大小六四,百姓枉死者以億計。當年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蔣經國還知道什麼叫做「楚雖三戶」,實行生聚教訓,務求弔民復土。那是漢共不兩立的時候,也是台灣龍舟競渡特別動人的時候。
馬英九當選台灣民國總統之前,似乎還有點二蔣遺風,年年出席六四悼念,說「一個國家要靠機關槍維持穩定,未免可恥」,又說中共「血腥鎮壓民主,改革開放形象毀於一旦」。但是,當選總統之後,六四悼念會他不去了,六四那天他的講詞變成中共頌歌:「今年六四跟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三個星期前四川大地震,大陸官方搶救災民,大陸首長關懷災民,新聞報道自由,顯示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年已有成果。」究竟是今年的六四不同了,還是現在的馬英九不同了,答案只能見於事實。
事實是,今年六月四日,六四民運領袖之一劉曉波晚上外出,被公安截住毆打,打得連旁觀者都掉頭不忍再看。而四川胡明君、王森兩位君子,由於二○○一年悼念六四,今天都關在獄中。關在獄中的六四君子還有最少一百三十人。
事實是,四川地震後,中共出動軍人對付新喪孩子的父母,嚴禁他們集會追究學校一震即塌的責任。民間兩大救災組織被中共勒令解散,因為災民可以不救,中共政權卻不可受到任何民間組織威脅。外國記者到四川採訪,現在更必須當局批准,還往往有公安在旁監視。
馬英九競選期間,以「振興台灣經濟」為言。他振興經濟的第一個方案,原來是請胡錦濤「送大禮」,容許大陸富有之家去台灣旅遊花費。他甚至準備以二蔣遺迹專線遊作招徠。所謂遺迹當然不包括蔣介石的「莊敬自強」文告。
這樣一位台灣總統,不可能聽到龍舟鼓聲裏「三戶亡秦」的楚音。他只會師法蜀漢劉禪亡國後向晉文帝求保富貴的故智,說「此間樂,不思蜀」。馬英九不應參加龍舟競渡,就是這個道理。
古德明
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