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面臨經濟危機,部份亞洲貨幣過去一周明顯轉弱,當中越南盾及韓圜最傷,分別挫2.1%及1.7%,德銀亦看淡亞幣前景,建議投資者減持亞洲債券。泰國財政部已表示,當地存在滯脹風險。
油價高企刺激亞洲地區通脹飛升,加上海外基金看淡前景紛紛沽貨離場,拖累部份亞洲貨幣呈現跌勢,其中南韓圜全周跌1.7%,見1041韓圜兌1美元。新台幣、新加坡元亦分別跌0.4%及1.1%,馬來西亞在大幅調高柴油及汽油價格後,馬幣跌0.55%至3.277兌1美元。
在泰國央行入市干預下,泰銖僅微跌0.1%,報33.16兌1美元。惟該國財長素拉蓬表示,當地正面臨滯脹風險,政府應增加開支抵銷消費者購買力下降的影響。
穆廸籲越南大手加息
越南面對貨幣危機,日前已加息並將貨幣貶值,極力對抗危機。穆廸認為越南面對通脹問題不知所措,因此建議越南央行應將利率大幅調升至高於通脹水平,同時在處理貨幣貶值問題上應謹慎行事。越南盾本周跌2.1%,報16620兌1美元,為區內跌幅最大的貨幣。
另一邊廂,德銀私人財富管理亞洲首席策略師Chua指,美元價值被低估,加上美國近日的強美元立場意味減息周期即將結束,為美元反彈提供良好基礎,預料多隻亞洲貨幣如泰銖、菲律賓披索、韓圜及印度盧比將受壓。面對加息壓力沉重,債券價格走勢將拾級而下,因此建議投資者趁早將亞洲債券脫手。
據滙豐亞洲債券綜合指數顯示,亞洲債券價格連續三個月下跌,本年已累跌1.71%,印尼表現最差,年初至今跌逾一成,其次是菲律賓及泰國,分別錄得6.3%及1.8%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