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短評:十七把口共爭鳴 - 陶傑

陶傑短評:十七把口共爭鳴 - 陶傑

大陸官場的流行語:「飯要一口一口地吃」,特府真要委任甚麼副局政助,本來也應該以兩三人為一小組,分批「陰吓陰吓」攝位,就像一條草繩,拴兩隻螞蚱,容易操控,一條線欽點十七人,大場面大製作,豈可拴得住東蹦西跳的十七隻呢?傳媒正好一齊「開快勞」,逐個揭秘摸底、踢爆翻舊賬,各大傳媒偵查報道的政治版記者要加開人手,製造新的就業機會。
果然,十七巨頭之中多青年才俊,平時開博客、搞facebook。博客facebook,都十分感性,無論電車男暗戀Miss、還是少女恐懼同「條仔」懷了孕,都與全球網民作浪漫分享。
副局政助一埋位,即被踢爆,其中有人在博客facebook的貼文,主張平反六四,又有人曾經大力反對高官問責制。此等在愛國糞青維園伯眼中的偏激反中亂港言論,難道是與特區政府施政理念一致?如果一致,特府會因同樣主張平反六四而支持度大升,如果不一致,則為何精英不在上任前全方位淨身,全面刪除過時言論舊思想?當年衞奕信上任前,着令倫敦大學收起其當年論述國共內鬥的博士論文,以免露底,這才是政治觸覺。
然而,正面地看,副局政助或許已獲特府保證,今後協助施政,可以體現百花齊放,即容許有「個人意見」,例如行政會議首席人物振英哥,對於最低工資立法,以個人身份亦可暢所欲言。十七巨頭,以後有十七種個人意見,像行政會議多年來之一人一把嘴,至少可以令報紙頭條版面豐富,新聞多多,政治記者人人有工開,有嘢寫,也不是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