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地亞在僥倖擊敗奧地利後,在對德國時表現判若兩隊,98年世界盃爆冷成為4強的克羅地亞重現觀眾眼前,將以往南斯拉夫體系的足球發揮得淋漓盡致,防守球員互相補位意識強,施蒙歷和羅拔高華合共接近150場國家隊經驗,多次成功佈越位陷德國於苦戰。
在中前場,球員沒有個人花巧,但憑基本傳送技術好,長、短傳皆到位,能做到在短範圍快傳,吸引到德國守衞集結後,再用準確長傳打出聲東擊西的效果,右翼達里祖史拉搶點壓倒馬素贊臣射入第一球,就是最佳例子。教練比歷的變陣,只變了一個位置,但作用顯著;他在中場起用莫廸歷打左路,抽起箭頭柏歷,於是4-5-1的戰術,令克羅地亞面對4-4-2的德國盡享在中場打多一人的優勢。
路維用奧當高失敗
相對德國教練路維,恐怕被人有技窮的感覺。他在06世界盃後以助教身份「升正」,承接了奇連士文的成功,但正如意、法兩國,今屆歐國盃在很多位置都沿用06世界盃的舊將,未有作大膽嘗試;在這敗仗中見到的例子,有狀態仍稍嫌不足的門將列文及中堅梅斯達打正選,在進攻卻換入奧當高是更加徹底的敗筆。事實上奧當高近兩年在貝廸斯缺乏上陣時間,翼鋒應當有的銳利一去不返,反而最眾望所歸成為第一後備,甚至應該復任正選的舒韋恩史廸加竟然在落後到0:2才被換入,可見路維的人手調動仍未到達一級水準。
總結兩隊頭兩仗演出,克羅地亞再切忌輕敵,而德國則需要返璞歸真,回到奇連士文時代,不介意以弱者自居的角色。
nowSports足球評述員 丁偉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