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兩戰俱敗,畢業回家,噢,不,不用「回家」,因為早已歸家。
瑞士和奧地利這對「孖寶」被譽為歷來歐國盃最孱弱的東道主,前者實則在○六世盃顯示了並非如此「孱」,運氣左右了大局;後者藉主場身份首晉歐國盃決賽周,縱是近年毫無戰績支持,惟首仗演出亦非「弱」得似魚腩。有港人戲謔他倆是間接迫走英格蘭的「原兇」,這當然是一廂情願。
主辦國獲「八達通」自動晉身決賽周是天公地道,請客的道理中國人最是明白,把飯廳佈置得漂亮精緻,擺下盛宴,豈可喧賓奪主?國際足協其中一個功能就是打擊寡頭壟斷,東道主表面上水準或有所不及,但不排除可藉大賽舞台提升水平,甚至提升國民對足球的投入度,有助百花綻放。
你能想像一個沒有主辦國的大賽是何等境況?二千年荷蘭四強被擯,已差點令該屆演變成「地亡」舞台,舉國愁雲,影響觀眾之餘,同時削弱了的整體氣氛。
沒有主辦國?絕對是不可行的假設,下屆,輪到波蘭與烏克蘭,但願明天會更好。文:阿呢斯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