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兒童越大越忽視纖維好處<br>醫生:吃生果改善哮喘

調查指兒童越大越忽視纖維好處
醫生:吃生果改善哮喘

【本報訊】不少家長也將生果列為「生冷嘢」,誤以為子女若患有哮喘病,便不適宜多吃。有兒科醫生指出,其實大部份生果都含有豐富纖維、維他命及抗氧化劑,有助改善哮喘的病情,故哮喘兒童進食生果的份量應與一般兒童無異,家長更需自小培養子女每日最少進食一個生果的習慣。 記者:梁德倫

廣華醫院兒科顧問醫生吳國強表示,很多家長都誤以為若子女患有哮喘就不可進食生果,因為怕生冷的食物會令病情惡化。他說,這種想法其實只是謬誤,因為水果含豐富纖維、維他命、果酸及礦物質等,當中維他命C更是其中一種抗氧化劑,可以有效對抗身體內致病的自由基及污染物等,維他命C更可保護肺部細胞,其實是可以改善哮喘問題。

預防大腸癌心臟病

兒童每天應進食兩份生果,但廣華醫院一項訪問了914名到兒科專科門診部求診的兒童及家長,發現當中只得54%兒童每星期會進食5份或以上生果,更有6%受訪兒童每星期進食少於一份水果。負責研究的兒科專科駐院醫生陳強杰稱,升上中學的青少年,每周進食生果的次數會明顯下降,曾有帶子女求診的家長表示,子女每隔4、5天才會大便一次,而且大便更非常硬,詢問病歷時才發現根本沒有進食生果的習慣。
本港兒童每天攝取的纖維量普遍較正常份量少,在缺乏纖維的情況下,兒童會較易出現便秘等問題。陳強杰又稱,多從生果吸收纖維可改善排便情況,並有效預防痔瘡、大腸癌、膽石及心臟病等問題。
吳國強表示,研究發現兒童年紀越大,進食生果次數及份量會越少,可能是由於自小沒有每天進食生果的習慣,故隨着年紀增長,進食的興趣便越低。另外,大部份家長在子女踏入初中後,常認為他們已長大而較少理會其飲食習慣,結果疏於管教下生果越食越少。
廣華醫院駐院營養師陳淑心指出,家長應在子女數個月大開始,便讓他們嘗試進食生果,例如切碎的蘋果及香蕉等,讓他們自小習慣生果的口味,因為不少家長在嬰兒開始進食固體食物時,會餵食肉類或果汁等,令子女長大後不習慣生果的口感。她又建議家長,可在子女的日常飲食中,加入生果作材料,可提升營養價值。

吸引兒童進食的生果菜式

‧香蕉片花生醬多士
‧鮮雜果豆腐花
‧蜜桃菠蘿炒牛肉
‧芒果豆角炒雞柳

資料來源:廣華醫院駐院營養師陳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