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打30針類固醇變「豬頭」<br>西醫專業失當 罰停牌半年

婦打30針類固醇變「豬頭」
西醫專業失當 罰停牌半年

【本報訊】膝頭患關節炎的56歲婦人為了以最佳狀態出席兒子的婚禮,向陳百豪醫生求醫,希望盡快醫好頑疾,在一個多月內打了30多針,每次診金約1,000元,但針藥內類固醇的副作用令她面部嚴重腫脹,一心要在婚宴中做「至靚奶奶」卻變成「豬八怪」,醫務委員會昨裁定陳百豪專業失當,罰停牌半年。
病人陳碧華昨在醫委會聆訊上表示,經親戚介紹由05年11月16日起多次向銅鑼灣的陳百豪醫生求醫,在膝頭打針,首次求診時她已表明不能接受類固醇注射,陳百豪保證針藥無類固醇。之後她的面部開始腫脹,陳只給她一些去水腫丸服用。到11月26日,她因面腫及肚痛難忍到屯門醫院急症室求診,急症室醫生懷疑她曾注射類固醇。12月初她繼續光顧陳百豪,陳便建議她注射另一種名為「關節補」的針藥,到12月尾她的病情仍無好轉,才停止向陳求診。

醜樣出席兒子婚禮

她表示,兒子在06年1月結婚,她天性「愛靚」,原希望以最圓滿狀態出席婚禮,結果她的頸和面腫至一樣粗,訂製的「飲衫」也穿不下。她激動地哭訴:「原本希望嗰日好靚,點知變成好醜,成個豬八怪咁!」
70歲的陳百豪因需照顧患肝病的兒子,由大律師代表出席聆訊。大律師指陳碧華作供時提及的求診日期與投訴信互相矛盾,質疑她並非在首次求診時已表明不能接受類固醇注射。
醫委會主席謝鴻興在裁決時指出,陳百豪頭兩次為病人注射的針藥確有類固醇,但他並無向病人清楚解釋針藥的副作用,屬專業失當,到病人向急症室求診後,他仍繼續隱瞞之前的針藥有類固醇,由於涉及不誠實行為,判他停牌6個月,日後他復業也要受同業監察兩年。

圖左為投訴人陳碧華。
李家皓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