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品價格升幅放緩至19.9%的情況下,國家統計局昨公佈5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升幅,由4月的8.5%,回落至7.7%,基於已見頂的食品價格在中國CPI比重達85%,下半年升幅將加速回落。雖然5月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升幅超越CPI,但產能過剩抑制了生產企業轉嫁成本上漲的能力,證券界認為,下半年CPI軟着陸機會上升,政府第4季有望放鬆對原材料、燃料及電力價格的管制。
食品價增幅放慢
5月食品價格升幅回落2.2個百分點,主要得益於豬肉升幅較4月下降20.3個百分點至48%,而食油、鮮菜及雞蛋價格升幅亦分別降了5.2、3.3及1.6個百分點,不過,糧食續受大米價格拉升,升幅較4月增加1.2個百分點。至於非食品價格升幅則保持平穩,5月僅升1.7%。
摩根大通預期,即使政府在年底放鬆對原料燃料及電力價格控制,亦只會推動CPI中非食品價格升幅由5月的1.7%,上升至2.5至3%,不致對通脹造成太大壓力。
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表示,估計未來數月通脹會繼續回落至6.5至6.7%,相信中央的宏調措施會採取較容忍態度。
渣打香港經濟師劉健恒指出,往年內地通脹壓力主要來自資產價格上升,今年則由食品價格帶動,影響層面更為廣泛,因此中央應由收緊銀根策略,轉向針對調控食品價格,同時須留意非食品通脹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