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免外界特別是台灣在野黨對這次會談執到話題,惹出「被矮化」、「沒尊嚴」之說,當局在程序安排上十分謹慎,處處講究「對等公平」:雙方各派16名成員上台;會談開始海基會先入坐,海協會後入坐;座位安排採取長條形會議桌,江丙坤對陳雲林,陸委會副主委傅棟成對國台辦副主任、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對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等,一對一;甚至進入會議室時,雙方也由兩個門進入,以示平等。但發言順序則是由大陸海協會長陳雲林先行,可見雙方在各方面安排「力求對等」。
不過,在稍後的具體事務談判中,雙方代表則「略微不對等」:上午包機協商,台方是航政司長林志明,大陸則是民航總局台辦主任蒲照洲,而非民航主管官員;下午陸客赴台觀光談判,台方由觀光局長賴瑟珍上陣,大陸則是國家旅遊局副局長張希欽,而非局長邵琪偉,令台灣媒體嘆「海基會穿了小鞋」。
江丙坤發言中 記者被趕走
儘管主辦單位竭力完善,但仍被指「美中不足」,特別是對數以百計的媒體記者,只開放會談前5至8分鐘給媒體拍照,這時媒體全程聽完了海協會長陳雲林的發言,但江丙坤發言尚未結束,工作人員就開始趕記者,結果上百名記者搬移器材的吵雜聲,嚴重干擾了江丙坤的發言,令現場有人覺得江丙坤遭受了屈辱。
中廣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