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災區都江堰市,是一個月前本報記者體驗地震災害的首站。昨日記者重返此地,所見到處是災民安置區和災民在街道空曠地搭建的帳篷,街頭有警車及警員來回巡邏,安置區多數被鐵絲網圍起,出入口有工作人員看守,進出均需出示災民證或工作證。安置區的災民在經歷短暫的「大鍋飯」後,正面臨甄別和「分灶」的情況,有收入的災民要退出被照顧行列,不屬三無的災民也要「自理」。
《蘋果》記者都江堰直擊
「過了今天,我吃飯就要給錢了,因為政府說有退休金的災民,只能照顧一個月。」安置區內,70歲的退休藥劑師李婆婆對記者說。她的丈夫為救她被塌屋壓死,過去一個月,她棲身在政府搭建的帳蓬中,每天三餐都吃救災飯,但這些都將不再,「工作人員通知,從13日起,我每天要付10元飯錢,其他的仍可免費。」
安置區內有吃有住
李婆婆的丈夫退休前是都江堰向峨醫院院長,兩人住都江堰翔鳳區自建的兩層房屋,地下出租給人做電器維修。地震時她與老伴在二樓下棋,老伴已逃出屋外,因她行動不便,跑到二樓樓梯時老伴折返想扶她,結果老伴被倒塌的瓦礫壓死,她則從倒塌的樓梯中爬出,後來被安置入住翔鳳區災民臨時安置區。
「我和另外四個不相識的災民同住一個帳篷,安置區有吃有住,也有水洗澡,算是安定下來。」李婆婆表示,這一個月白天她守在倒塌的房屋旁,晚上才回帳篷睡覺,為從瓦礫中挖出丈夫遺物,她昨以家中廢品作代價,叫來收購廢品的工人來幫挖,「我只想拿回老伴的遺物,別的都不想要了。」李婆婆傷感地說。在都江堰市,人們正忙於清拆地震造成的危樓。
「三無」災民仍獲照顧
另據都江堰黎明村災民表示,政府已下通知,凡「三無」(無居所、無工作、無收入)的災民,每月仍可領取300元生活費及26斤米、4斤麵及油等,不屬「三無」的災民,過了今天(地震發生滿一個月),就要自理了。
亦有災民表示,災區重建計劃仍未清晰,有消息指,政府會按每戶三人最低75平方米的面積規劃,興建安置房,但亦有消息指只建臨時安置房。
本報記者
地震最新災情
死亡69,146人
受傷374,131人
失蹤17,516人
仍在住院15,692人
資料來源:新華社(截至昨日12時)
點滴︰失腿仍愛舞 女孩站起來
酷愛跳芭蕾舞、在大地震中失去一條腿的12歲女孩李月,在著名獨臂舞蹈家馬麗鼓勵下,開始接受身體協調性訓練,一條腿也可以站起來。馬麗鼓勵李月:殘缺肢體一樣可以演繹完美的藝術!上周六,小李月截肢傷口拆線後,仍盼望跳舞的她就試着自己站起來(右),令見者無不動容。
點滴︰樂施會一億元助災區重建
本港樂施會中國部總監廖洪濤昨日說,截至本月10日,該會為地震籌得約9,322萬港元,而過去一月已耗資約1,720萬元人民幣購買救援物資,令災區約28萬名災民受惠。樂施會已擬定五年災後重建計劃,包括興建臨時學校,整體開支約為1億港元。他強調,該會堅持將救災物資直接送到災民手上,確保不出現貪污等問題。
點滴︰挪用救災物 每天百舉報
中國審計署社會保障審計司司長王中信指,目前每天收到逾百個舉報,包括40條左右的舉報電郵及70個舉報電話,投訴地震救災款物被滯留或挪用、救災款物分配不公等問題。北京一項民調亦指,近六成人擔心賑災善款被挪用,近五成人希望公開善款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