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路易體癡呆症是其中一種常見癡呆症,患者會出現幻覺及妄想等症狀,曾有患者經常以為自己在家中見到已故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又有老婦妄想丈夫與菲傭有姦情,經常檢查菲傭的床鋪,由於此病部份症狀與柏金遜症相似,患者易被誤診,本港首個有關研究發現,約6.5%被診斷患有柏金遜症的長者,其實是患上路易體癡呆症。 記者:梁瑞琼
老人科專科醫生佘達明指出,約一半老人癡呆症屬阿氏癡呆症,兩至三成個案則屬路易體癡呆症,患者因腦部受一種名為路易體的蛋白質影響,出現精神時好時壞、重複出現視幻覺、睡覺時無故搥打踢腳、抑鬱、經常急碎細步行路及妄想等症狀,但患者絕少出現手震。他表示,曾有一名90歲老婦患上此病後,經常懷疑丈夫與菲傭偷情,「佢成日打電話睇吓老公去咗邊,又揭開菲傭張被,睇吓有冇收埋佢老公,又覺得菲傭對佢唔好,成日偷佢錢」。
常錯服精神病藥
醫學界於1995年才為路易體癡呆症作出定義,病人若出現類似柏金遜症的病徵約一年,再出現上述的主要症狀,便可能患上路易體癡呆症。佘達明表示,路易體癡呆症因部份症狀與柏金遜症相似而常被誤診,一項有510名於2006年在伊利沙伯醫院覆診的柏金遜症病人參與的研究發現,13%病人出現癡呆症病徵,當中一半符合路易體癡呆症的診斷,但這些病人卻被誤診為柏金遜症,其中48%癡呆症病人被處方抗精神病藥物。
佘達明指,路易體癡呆症患者的數字相信被低估,「有啲醫院冇個案,唔係真係冇,而係誤診,亦有啲被誤診為精神錯亂,甚至冇睇醫生」。他續稱,由於路易體癡呆症患者會對抗精神病藥物過敏,誤服藥後會引致行動不便、神情呆滯等副作用,患者日後或要長期卧床,生活質素下降。
患者絕不會手震
今年82歲的李伯患有高血壓,發病前兩個月出現異常情況,以為在家中見到鄧小平及毛澤東等已故國家領導人,或者一些矮小的陌生人,令他的妻子非常不安,求醫後被診斷為老年性幻覺型精神病,並處方了抗精神病藥。服藥後李伯的幻覺雖然消失,但神情變得呆滯,終日在家,再次求診時才發現誤診,但步行已需家人扶持。
路易體癡呆症患者的明顯症狀為視幻覺,但也不會出現手震症狀,佘達明提醒出現有關症狀的市民及早求診,以適合藥物,例如乙醯謄鹼控制病情。
路易體癡呆症病徵
‧精神狀態時好時壞
‧重複出現幻覺
‧經常以急碎細步行路
‧睡眠時會無故大叫及拳打腳踢
‧對抗精神病藥物過敏
‧無故跌倒及昏厥
‧抑鬱
‧出現妄想症狀
柏金遜症病徵
‧靜止時手震
‧肌肉僵硬,缺乏面部表情
‧行動困難,猶如雙腳被貼在地上般
‧步行速度極之緩慢
‧易失重心跌倒
‧口部肌肉失控,影響吞嚥能力及說話
‧心理上感到有心無力及沮喪
資料來源:佘達明醫生及醫管局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