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謬誤:止汗劑不可過量使用

醫學謬誤:止汗劑不可過量使用

夏日炎炎,在平均攝氏30度以上的高溫下,站在街上數十秒已經大汗淋漓。不少人都會塗上止汗劑止汗,避免出現衣衫盡濕的尷尬場面。大汗的人,或會以為可以像電視廣告型男、日本紅星木村拓哉般,打開襯衫將止汗劑噴勻全身,便可解決出汗的煩惱,但是否塗得止汗劑越多,汗水一定越少?其實,市民對止汗劑存有不少誤解,懂得正確使用止汗劑,才能真正解決出汗太多的問題。

一天勿塗逾兩次

出汗是正常的生理反應,排出汗水可以幫助身體降溫。當大腦向交感神經發出排汗指示後,汗水便經身體各處汗腺排出。一般市面上的止汗產品能產生止汗功效,主要是當中含有氯化鋁成份,塗於皮膚上能阻塞汗腺出口,減少汗水排出。
然而,身體需要散熱時,始終要有地方給予排汗,身體的流汗量不會因為塗上止汗劑而減少,汗水會從其他沒有塗止汗劑的地方排出。即使局部塗上止汗劑的地方,也只是減少活躍汗腺的數目,不會百分百不出汗。此外,不少人認為塗得止汗劑越多,便越能止汗,其實不然。其實,應該要根據止汗產品的指示而塗上適當份量,太多反而會刺激皮膚過敏,反而導致出疹。
止汗劑每日不應塗超過兩次,並且要選擇未出汗時塗抹,否則效用不大。

不能除去臭狐味

此外,也有不少人認為有香味的止汗劑最能止汗及止味,其實,止汗功效視乎氯化鋁等止汗成份的含量,香料中的防腐劑有機會導致部份使用者皮膚敏感。最重要的一點是,有味或無味的止汗劑都不可以除去臭狐,因止汗劑只能阻塞小汗腺排出的汗水,而臭狐味道卻是從大汗腺及細菌引發出,故利用特定的殺菌消毒液清潔腋下,才能有效減少狐臭。
撰文:翹采醫務中心皮膚科專科醫生王夢貞
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