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自03年有人在飛機感染沙士死亡後,機艙是染病高危區之說不脛而走。但澳洲官方報告指出,機艙的空氣循環系統不會增加傳染病散播風險,甚至比巴士或食肆更安全。本港醫生指出,乘搭飛機的時間與感染風險成正比,建議長途機乘客自備口罩及洗手液。
澳洲運輸安全局昨發表報告,若空氣循環及過濾系統正常運作,乘客在機艙感染傳染病的風險,可能低於巴士或食肆,因後兩者聚集的人數更多。
當局指出,03年沙士爆發,加上近期禽流感肆虐亞洲,令人擔心乘搭飛機會否增加感染風險。雖然過往曾有人乘搭飛機時感染流感、肺結核及沙士,但報告發現,相對全球搭客的數量,染病個案只屬極少數。大部份個案乘坐的位置相當接近患者,或曾接觸患者的飛沫,並非吸入機艙循環再用的空氣而染病。
報告又指,機艙噴出的空氣必須先經消毒,而且抽氣系統經常更新機艙內的空氣。一般飛機由機艙天花噴出空氣,經座位下排走,避免空氣橫向傳送。因此現時機艙的空氣循環系統不會助長傳染病散播。但當局呼籲國民做一個負責任的乘客,必須確保健康正常才登機。
醫生:長途機風險增
本港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解釋,飛機的換氣速度比其他交通工具及食肆快,而且抽風系統由上而下,散播風險低,「將所有嘢壓去地下,唔會機頭傳去機尾。就算有事,只需要追蹤前三排、後三排乘客」。
不過,勞永樂警告,乘搭飛機的時間與感染風險成正比,有研究發現若乘搭飛機8小時以上,搭客感染肺結核的風險就會增加。他建議乘搭長途機的乘客自備口罩及酒精消毒液,「如果隔籬猛咁咳,就可以戴住口罩」。乘客又可選擇近走廊的座位,方便經常走動及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