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國金(183)與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洽談逾年半,涉及後者規模達210億元的亞洲區銀行資產,轉讓注入中信國金旗下中信嘉銀的「嫁娶」大事無功而還,BBVA除了增持中信銀行及中信國金的權益性戰略合作外,三行最後只落得人才培訓、資訊、風險管理等「精神上」交流。
中信國金:資產不太一致
被問及轉讓計劃泡湯,是否與中信嘉銀受結構投資工具(SIV)虧損,影響交易「變質」,中信國金行政總裁竇建中沒有直接評論,只說「經過一段時間對BBVA資產的了解」,對方作為AA信貸評級的銀行,與中信嘉銀「資產不太一致」,不收購更有利於中信嘉銀服務客戶,但此舉不會削弱三行繼續探討業務合作的空間。
承着併購華人銀行後進行整合,原在港上市的中信嘉銀,在02年底進行架構重組,改由新成立的中信國金,作為中信集團在港上市金融控股旗艦,但不足6年,中信國金竟私有化圓場。
中信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常振明指出,面對內地商銀綜合經營及走出去的發展大勢,將具有金控架構及海外經驗的中信國金注入中信銀行(998),對集團及中信銀行非常有利,中信國金原來的戰略價值則絲毫無變。他又表示,私有化不涉及對中信國金裁員計劃。
外電引述BBVA發言人指出,增持中信銀行權益後,預料未來兩年將為該行帶來額外四億歐元盈利。私有化後,BBVA持有中信銀行股權由4.83%增至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