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認識中國平台 - 塵翎

打開認識中國平台 - 塵翎

香港的盲點,多與認知有關。自問已盡量眼看四方耳聽八方,但跟內地友人討論社會事務時,仍深感對若干資訊掌握不足,難以就議題發言。問題不關乎對國情或抽象概念的理解,障礙更多時是單純對內地社會事務的運作機制不熟悉。
像前陣子在北京跟朋友說起山東火車出軌意外,北京和成都友人馬上舉出山東某省長的政績,這些社會實體人事的資料,是他們的基本「談資」(談話資本)。假若香港發生同類事件,我們也能立即揪出問責部門與相關人事,展開評述,但對於內地事務,因認知皮毛,就進入不了核心語境。
要改變盲點不是一朝一夕,首先要明白,認識中國與愛國教育是兩回事。媒體與教育機制,如何擴大對內地日常事務資訊的傳播與教育,使知識變為常識,值得思考。
四川地震打開了一道缺口。災情燃點了香港人對中國民生的關注,但這驟然膨脹的中國心畢竟仍停留在血濃於水的人道關懷範圍,說穿了仍只是「幸福香港人vs不幸中國鄉人」的舊式思維與作風。不妨趁勢開啓新局面,打開資訊平台。個人方面,可多閱讀內地報刊掌握第一手報道與評論,但本地教育界與媒體,也可調整與中國資訊接軌的方向。
北京友人以為香港人沒興趣認識中國,我沉默不語,除非香港甘心做中國圍城,除非香港新一代永遠只想隔岸觀火,否則是要有一點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