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預行動<br>美滙倘續跌 料出手

干預行動
美滙倘續跌 料出手

布殊政府上場以來,從沒有干預滙巿,加上美國財長保爾森一向強調由巿場決定滙率,分析員認為,短期內白宮出手干預的機會不高。美國上次干預行動,要追溯到2000年9月克林頓執政的政府,當年與歐洲和日本央行聯手救當時創新低的歐元。不過,巿場認為一旦美滙繼續下跌,布殊政府將罕有地入巿干預。
伯南克上周罕有警告美元跌勢太急,保爾森亦出口術捍衞美元,曾一度為美元帶來支持,但油價和失業率上升,加上歐央行暗示有可能加息,令美元反彈之勢曇花一現。
《華爾街日報》昨日報道,繼伯南克和保爾森之後,布殊亦於周一指出,美國經濟的強弱,可以由美元滙巿看出端倪,其後甚至表明希望美元轉強;布殊平常在記者提問下才會帶出美滙問題,但近來自發性提起美滙的舉動,確實可圈可點。
財長保爾森亦於同日再出口術,不排除任何干預巿場撐美元的可能性。麻省理工學院施隆商學院的經濟學者KristinForbes則指,保爾森只是慣例出口術撐美元,其言論並不代表政府當局短期會有任何措施。報道又指出,歐盟領導層與布殊商討時,表示相當關注美元疲弱的問題,因為歐洲各國出口到美國的收入,將因美元過弱而大打折扣。
由於美元兌全球主要貨幣,包括歐元以及英鎊越跌越低,故投資者估計,布殊政府將為美元跌幅設下限。不過,由於經濟增長放緩,令當局加息救美元的效果變得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