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兩日比賽尾場的戰情結構非常相似,雖然德國、葡萄牙只能同以2:0擊敗波蘭和土耳其,但其實兩隊未有得到更大的勝仗只因在賽事中都有所保留,不過他們的班霸氣息已充份表露;敗方波蘭和土耳其的表現雖比兩隊主辦國優勝,但還是無法避免被這兩強擊潰。
波歷克芬寧斯如魚得水
說回德國對波蘭這場比賽,德國不但在每個位置的球員質素和表現都比波蘭好,而且波歷克在菱形中場的陣式中和芬寧斯配合如魚得水,令兩翼和3位先後踢箭頭的球員高路斯、馬里奧高美斯和普多斯基得到很多供應。反觀波蘭陣中4名已年過30的球員,包括中堅巴克和施拉高華,以及中場蘇羅斯基和卡斯洛域,他們雖有世界盃經驗,但速度卻今非昔比。
估計若非德國有計劃地為奪冠的終極目標而留力,相信不只贏波蘭兩球。
波蘭整體戰群龍無首
比較德國和波蘭的足球傳統,經過昨日一仗,波蘭人多一份欷歔,德國人則添一份自信。從70年代到80年代再到21世紀,兩國在足球實力上的距離越來越大。70年代德國代表人物有碧根鮑華,波蘭有拉圖;80年代德國有畢列拿,波蘭有邦歷克;從90年代開始,波蘭美其名踢整體戰,但實際上沒有認真突出的球星,德國卻繼續人才輩出。
如今德國以波歷克為領袖人物,波蘭仍依靠整體。在現代足球整體固然重要,亦有說有整體的球隊難以被擊敗,但若沒有出眾的領袖人物,也難有突出的成績。
丁偉傑
nowSports足球評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