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eABreak(2):神經佬搞藝術?

TakeABreak(2):神經佬搞藝術?

如果藝術可以用來醫病,那為甚麼有很多藝術家都係癲嘅,或者後來癲咗?治療師以醫病為己任,藝術家卻做出離經叛道,外表與精神病人無異的「行為藝術」,經典如我們的九龍皇帝曾灶財,更是難分難解,為藝術而不惜瘋狂!?

小朋友也是精神病人

擅長講故事的雄仔叔叔第一次走入精神病院教院友寫詩,同行的是在青山醫院的畫家義工王建衡,他沒理會何謂詩文(Poetry)治療,卻做着相似的工作,他千方百計要「頑固」的院友忘掉陳腔濫調的用詞,用「自動畫」打破他們的成見,過程像極藝術學院裏給學生的開竅練習。他嘆謂:「有位院友最終都係唔肯放棄以寫粵曲的格式寫詩。」雄仔叔叔與小朋友長年相處,一起創作:「細路都係精神科,小朋友也是一種notknowing(認知缺憾)的精神病人!」他不認同精心計劃的模式:「要學員創作、冒險,導師自己都要肯即興,肯冒險,把握即興精神,捉緊當下,跟誰都是一樣。」

■講故事的雄仔叔叔視小朋友也是一種精神病人!

雄仔叔叔見到一般精神病人自信很不足,也有些自我保護太強。而畫家王建衡則認為:「精神病人比常人更執着心中的世界觀,他們被指精神病,是因為他與大部份人的價值觀迥異,行為上做了一些社會不能接受的事情!」王建衡:「精神病有不少是遺傳,有些更因為食藥而反應遲緩,正如不同文化、知識背景的人,但因為精神病人長期陷進自己的世界,拉都拉唔出,而他所用每一組顏色、線條都帶着同一個強烈訊息!那些藝術派別的枝節早被他排除於外,精神病人的藝術,背後過程其實很有意義。」

■院友阿泰的宇宙畫背後也有一首詩:「奧秘的宇宙,造物者偉大!黑洞的逼近!地震的可怕。宇宙神奇/黑洞.地震可怕/求天主打救。」

進劇場治好口吃

行為藝術家丸仔用紅色膠紙把自己包裹,「人蛹」系列作品,與日常生活的時間、空間倒行逆施,顛倒世間,他把自己做成人蛹,把人說成是可以脫胎換骨的生物,以結蛹比喻生命循環,比喻六‧四、512地震、戲棚。「你可以說我們所做與精神病人所為冇分別,只是我們在控制之內。」丸仔自從進入劇場,做起行為藝術,竟醫好了口吃的老毛病:「沒有藝術抒發,人會抑鬱好多,無論唱歌跳舞畫畫,藝術是最起碼的善意。」但當他變身人蛹之時,還是要有人從旁保護:「如果有人要插我一刀點算!」

■行為藝術家丸仔作繭自縛的一刻。

大師Alastair的另類治療

沒有以藝術治療自居,英國著名行為藝術教授AlastairMacLennan參與了今年的「香港作動」國際行為藝術節,大師工作坊「我創作、我存在」和互動作品「LeftFelt」(左的英文正寫和反寫)強調「每一刻,每一個空間,每件事物之間都有內在關聯,每一個瞬間都是下一瞬間的橋樑,如一呼一吸,但我們忘記了。痛苦、焦慮,可以借助專注、誠實接受而釋懷,甚麼才是你最根本的人生目標、藝術關懷呢?」他的工作坊和藝術效果非常「藝術治療」,但他不以為然:「藝術治療出於SomethingWrong(有問題)!心理學家進行分類、標籤、羅列病徵,放入一個個盒子,但那些盒子其實不存在,只是一個個概念!但藝術更全面,亦帶着詩意,我們從來不會孤立地觀察事物,每件事物中間的關連最重要!」

■英國著名行為藝術教授Alastair在六‧四19周年紀念請你食泥!

吞食愛情的玫瑰大師

世界知名的印尼行為藝術家Yoyoyogasmana(人稱Yoyo),第一日演出,作品「危機/假美麗」(Criss/FakeBeauty)食了大量玫瑰花,食了「愛情」,中毒三日;六‧四19周年當天在時代廣場,他叫觀眾在他身上插滿帶刺的玫塊,蔚為奇觀,還不及洗澡時「千支針刺在身」的總動員轟烈!不必問他何苦,其實大家感同身受!總有人說這是瘋子所為,我問他這是你的藝術治療嗎?「我的族人每年都有個節慶叫Jeprut,總之每個人都要做些事情,跳水、爬樹、郁動、唱歌,如果唔做,便會病倒,為了失去這大好機會而憂鬱!」他從容回答,即場演了一齣行為藝術。

■印尼行為藝術大師Yoyo說我吞了愛情,結果中毒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