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然明白翻譯人名這回事十分主觀,魚翅粉絲各有所好,但是有沒有人可以告訴我,聖羅蘭長達半世紀的事業與生活伴侶,在中文媒體怎會發出莫名其妙的「貝爾熱」?不管艷陽如何高照,不管開暖氣爐的那隻手如何罔顧環保,Berge的發音都不可能有「熱」做跟尾狗。生了粵語青苔的舌頭,大概會吐出類似「褒雅瑞」的聲響,不願意沾褒曼和海瑞光的國語人,則有「別睡」這種方便的認同。或者「貝爾熱」是湖南方言還是山東土話?怕只怕貪慕虛榮的半桶水時裝精看到,一廂情願誤會它是由蚊子作媒人的有錢佬流行病,源頭窩藏在巴黎左岸的地下水道,專誠搭十多小時飛機企圖感染,在六月中仍然只得十零度的鐵塔下凍到吱吱震。
《色慾都市》四女角的名字,我唯一感到少少不舒服的是Carrie。定譯「凱莉」以優雅的京片子唸出字正腔圓,遠在紐約的她假如長了順風耳,聽到一定欣喜回答;但是廣東嘴巴一張開C變成H,摸錯門釘之餘還粗聲粗氣,實在非常不禮貌。不過我吃了豹子膽也不敢貿貿然改白小姐的名號,擁躉萬一不堪「嘉莉」的刺激群起向消費者委員會投訴,我哪來巨款補償他們被嚇壞的弱小心靈?
特別喜歡「夏綠蒂」,它令我想起上世紀中香港流行的言情小說,那些漂亮的女主角不論吃不吃人間煙火,似乎都坐擁三個音的洋名。鼻祖依達那本揚名立萬的第一人稱日記,輕巧上了蒙妮坦的身,亦舒小姐寫散文,一不做二不休用衣莎貝作筆名。我一直懷疑,傳統來自莎岡的《日安憂鬱》,書中那個作白日夢而令無名作者一舉天下知的少女,名字叫西西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