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經濟衰退才是奧巴馬的大敵 - 盧峯

蘋論:經濟衰退才是奧巴馬的大敵 - 盧峯

雖敗猶榮是一句老掉牙的話,但用在剛宣告退選的民主黨總統參選人希拉莉身上卻非常合適。
在選戰中落敗的滋味絕對是不好受的,這不但意味長時間的努力白費,也意味多年的夢想落空。以希拉莉為例,她畢生的志向就是想當第一位女總統,她從政四十年就是要成為白宮第一位女性話事人。現在她要自願讓路予他人,自願放棄想成就他人創造歷史,她的苦澀實在難以想像。
更要命的是,希拉莉除了認輸以外,她還要為原來的對手抬轎,更要全力為對手護航造勢,讓榮耀及支持全歸對手。對個人來說,這樣的考驗是絕對不簡單的。二千年美國總統大選,因最高法院不利裁決而落敗的戈爾(AlGore)通過了有關考驗,他那篇呼籲國人摒棄黨派分歧,團結支持喬治布殊的演說更成了敗選演說的經典。
希拉莉上周六通過了同樣的考驗。她在退選演說中慷慨的讚揚了對手奧巴馬的努力、貢獻、遠見,毫不含糊的表示全力支持奧巴馬,又呼籲支持者支持他。她並在演說中一再用上奧巴馬的選舉口號:"Yes,wecan!"(我們做得到)。這樣的表現,不僅顯示希拉莉個人的素養與風度,更充份反映成熟民主政體下的優秀政治文化,更體現了制度建設、公平競逐比個人勝敗重要的精神。
隨着希拉莉正式退選,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兩黨候選人正面交鋒的新階段。共和黨強大的宣傳機器,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麥凱恩將會在未來數個月全力攻擊奧巴馬這個政治新貴,希望扭轉劣勢。政治歷練較淺的奧巴馬及他的選舉陣營能否頂住壓力,能否保住超高人氣是個疑問。
過往民主黨的一些政治新貴如八八年的候選人杜卡基斯也曾一鳴驚人,大幅領先代表共和黨的老布殊。但在選戰開打後不久,杜卡基斯的光環逐漸褪色;經驗不足的他經常進退失據,一再犯錯;最終在選舉中大敗於老布殊手上。奧巴馬能否避免重蹈杜卡基斯的覆轍是民主黨能否重掌白宮的關鍵。
除了選戰策略外,不管是奧巴馬或麥凱恩都必須說服選民他有力收拾美國的爛攤子才有可能入主白宮。說美國是個爛攤子並沒有任何誇張的成份。從經濟上看,美國經濟正在衰退邊緣中徘徊,失業率升至百分之五點五的高位,通脹加劇,房地產市場不振,股市輾轉下跌。美國人對經濟、消費的信心處於前所未有的低水平。當年克林頓的口號:"It'stheeconomy,stupid."到今天看來更貼切。
奧巴馬或麥凱恩若想取勝,他們都必須拿出一套重振經濟的方案,不能空談改革或甚麼價值,不然選民根本聽不進去。
經濟爛攤子固然要收拾,伊拉克是另一個頭痛的問題。美國人厭倦伊拉克戰爭已不是甚麼秘密,大部份人都希望美軍盡快撤走,不用再付出沉重的人命、金錢代價。然而任何倉卒行動都有長遠後果,更可能重演越戰末期狼狽撤退的悲劇。麥凱恩及奧巴馬如何平衡反戰情緒及地緣戰略利益,將是決定他們勝負的重要因素。
奧巴馬要創造歷史,要讓曾經是白人奴隸的美國黑人成為全國最高領袖;打敗希拉莉只是第一步,他還要說服各式各樣的選民包括白人、拉丁裔人、藍領工人、婦女,他有能力帶領美國走出泥沼!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