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世紀暴雨降臨於昨日早上8至9時,天文台在單一小時內錄得145.5毫米雨量,遠遠超越保持了兩年的115.1毫米的舊紀錄,也打破天文台124年來的紀錄。雨災造成各種損失,商戶財物毀壞、市民上班受阻、旅客錯過航班。律師說,這些損失都很難索償。
一道低壓槽為華南沿岸帶來惡劣天氣,昨日自清晨起,全港各區漫天雷雨,天文台先於凌晨5時15分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然後在短短個半小時內三級跳,於6時40分發出黑雨警告,持續4小時20分,至上午11時才調低為紅雨警告,並逐步至下午一時半全面取消所有暴雨警告。
天文台表示,昨日上午8至9時內,天文台總部錄得145.5毫米雨量,是1884年有紀錄以來最高的單一小時雨量,打破了2006年7月16日凌晨2至3時的紀錄。大雨是由於香港受到一道低壓槽影響,市區昨日錄得超過300毫米雨量,大嶼山部份地區更錄得超過400毫米雨量。至傍晚7時,昨日閃電超過8,000次。
今局部地區狂風雷暴
天文台預測,本港今日仍然多雲,今日初時有驟雨及局部地區有狂風雷暴,短暫時間有陽光,吹和緩偏南風,初時離岸海域風勢清勁,氣溫介乎25至29℃。展望往後數天,部份時間有陽光,局部地區有驟雨。
雨災導致各種損失,律師鄧達明指出,豪雨是難以預計的天災,並非由某人或某機構疏忽造成,受損失者很難索償。即使上環是水浸黑點,政府部門負責防洪,但法律上,商戶的損失並非由政府造成,很難說服法庭裁定政府須賠償給商戶。
香港雨量紀錄首五位
日期:2008年6月7日 一小時雨量:145.5毫米
日期:2006年7月16日 一小時雨量:115.1毫米
日期:1992年5月8日 一小時雨量:109.9毫米
日期:1966年6月12日 一小時雨量:108.2毫米
日期:1989年5月2日 一小時雨量:104.8毫米
資料來源:天文台
金魚逛街
上環永樂街水浸期間,水中竟有金魚及熱帶魚暢游,這些魚來自附近孖沙街一個水族檔。早上水浸最嚴重時,老闆梁先生返回店舖發現已被洪水淹浸,舖內低處魚缸的魚全部走掉,至少有數百條估計損失3萬多元。
他說:「喺呢度開檔10幾年都係第一次走魚,以為海味街易水浸,點知今次浸到過嚟。」
報檔慘情
中環禧利街與文咸東街交界一個報紙檔,檔主岑先生早上6時開工,在黑色暴雨時,他眼見水浸越來越高卻無能為力,眼巴巴看着報紙雜誌全被浸濕。他無奈地說,該處每年都會水浸,今次就特別嚴重:「以前浸到腰,今次浸到心口,再咁浸法我就死啦。」
15車被困
昨清晨6時許,跑馬地黃泥涌道介乎摩利臣山道交滙處,包括立德里、禮頓道一帶出現大面積水浸,行經上址約15輛汽車包括的士、公共小巴、巴士、貨車及私家車等,被洪水圍困無法開動。消防到場協助車內乘客離開車廂,行經現場的電車服務亦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