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談及大家樂(341)在07年共支付了3.1億元現金股息,可在現金流量表中找到,但在07年的損益表中,股息只有2.3億元,不同的原因是07年現金流量表表達了支付06年末期息、特別股息及07年中期股息。07年的末期股息並未在07年的現金流量表中反映,因為仍未支付。
買股票不是買號碼
從不少的講股節目中,我有一個很強烈的感覺,一般投資者的投資時間頗短,忽略了股息帶來的穩定回報。大多數股票的價格都是以股息作藍本,除了一些具超級實力的股票,永不派股息的股票投資價值是零。
為甚麼公司要派股息予股東?我在投資(一)那期指出,買股票不是買號碼,而是投資一項生意,生意賺了錢,有了現金,當然要回饋股東,股息是回饋股東有效方式之一。有些公司不派股息,它們會選擇把現金留待其他好的發展,為股東爭取更大回報。
要派股息,有兩項先決條件:一是公司要有盈利,二是要有相當的現金。有些公司可在沒有盈利的條件下派息,以求取悅投資者,但市場很快便發覺其派息的源由。沒有盈利,那何處來現金。
靠借付股息不長久
有些公司以借貸來支付股息,上期談的現金流量表中的融資活動,可看出由借貸而來的現金用了在何處,及支付股息的現金來源。以借貸來支付股息不會長久,市場很快便會發覺真股息及假股息的分別。
股息有高有低,滙控(005)去年度的每股股息達90美仙,約7港元,旗下恒生(011)去年共派每股股息6.3元,單看數字並不足夠,因為要比較賺了多少。年報上你可以在損益表中找到每股盈利,即每股賺多少。恒生去年每股賺9.54元,派6.3元予股東,比率是66.04%,其「母親」滙控去年每股賺165美仙,派90美仙予股東,比率是54.5%,這比率叫派息比率。比率越高,表示公司保留的利潤越少,大部份都是派給股東。
另一個常常混淆的是股息率,下期再談。
香港浸會大學會計及法律系講師李兆波
電郵地址: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