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股壇:持續開新店百盛增長放緩 - 齊明

點股壇:持續開新店百盛增長放緩 - 齊明

百盛商業(3368)拆細,每股拆為5股,每手仍是500股,入場費下降80%,大概6000元已有交易,希望刺激交投,市場暫無反應,待7月初拆細後方知效應。
百盛近期持續有公佈,上月22日公佈收購,23日公佈首季業績,6月3日公佈拆細,而股價是反覆向下,低於3項消息公佈之前(上周五收市後競價時段波動除外)。

控制成本有效

收購南寧百盛70%及天津百盛100%,代價2.4億元人民幣(下同),平均收購PE為11.3倍,與過去相似,兩公司均由百盛管理,所提供的盈利僅2123萬元,只佔百盛去年盈利3%,較為特別的,收購代價中的半數,將發行199.4萬股新股抵付,每股作價67.45港元,控股股東曾於1月以78.66元配售800萬股。
今年首季,百盛盈利2.25億元,增長40.3%(去年同期增55.4%,去年全年增46.7%),仍處於高水平,但若干數字已顯示放緩,同店增長由去年全年的18.4%降至15.3%,專櫃佣金收益微跌0.2個百分點至19.7%(去年全年為20.3%),直銷毛利率升0.4個百分點至16.9%(去年全年為17.1%)。
總銷售增長25.5%,經營收益增22.6%,經營開支增20.2%,經營利潤增27.6%,融資成本無大變動,除稅前利潤因而增加30.1%,稅項只增25%,淨利潤增31.7%,少數股東應佔盈利減38.7%,百盛應佔盈利增幅達到40.3%。

新店需成熟期

同店增長放緩較為令人失望,專櫃佣金收益率微跌,反映若干銷售放緩,直銷規模細,彌補不多,經營支出增幅較低,令百盛可控制成本於較佳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經營利潤只增27.6%,只是融資成本、稅項及少數股東應佔盈利的影響,以致整體增幅較大,亦可見去年收購少數股東權益是有利。
百盛今年開設新店至少5間,另將繼續進行收購,後者均在有利情況下收購,對百盛有利,而開設新店需要成熟期,去年開設3間仍在虧損中,今年再設5間,對整體業績有一定壓力,由於可供收購管理中店舖只有9間,部份仍待獲利,為作擴展,自設新店是可行之法,只不過需要二至三年成熟期而已,在此期間,可能使業績增長放緩,在此情況下,評價需要調整,至於股份拆細,只是吸引散戶入市,作用不大。
百盛現價61.90元,PE45.3倍,息率1厘,今年增長將明顯低於去年,暫宜觀望,留意季度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