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中國人的感情為何如此脆弱? - 李怡

蘋論:中國人的感情為何如此脆弱? - 李怡

奧巴馬贏出了民主黨選舉,成為總統候選人。筆者想到幾個月前他在選戰中的一次危機,就是他的前本堂牧師賴特在佈道時的驚人言論,他說,9.11恐怖襲擊是上帝在譴責美國;希拉莉不曾被叫黑鬼,她從來不知道一個人不被當人看的感覺……。
這些言論觸動了美國人最敏感的神經,是許多美國人最不能接受的言論。而賴特,是二十年前引導奧巴馬進入基督領域的啓蒙精神導師。面對賴特的負面言論,奧巴馬說,賴特在佈道會上冒犯美國不足取,但美國如果繼續粉飾太平,也犯了和賴特一樣的錯誤。奧巴馬還說,即使賴特發言失當,他無法和賴特切斷關係,就像他無法跟他的白人外婆切斷關係一樣。
奧巴馬終於勝出,說明美國人對他、也包括對賴特牧師不當言論的包容。
9.11在美國,敏感程度超越四川地震。地震是天災,尚勉強可以說是「天意」,但9.11就全屬人為,稱之為「上帝譴責美國」,自然大逆民意人心。
但比較一下美國人對自己不能接受的異見的包容,與近來大陸人包括香港人對異見的咬牙切齒,可說是有霄壤之別。筆者的天譴說,全文根本沒有說是天譴災民,而只是說天譴乃是對當權者提出的警告,叫他們要積德消災,就招來鋪天蓋地的謾罵。莎朗史東的報應說,更是由中國民眾至官方發起對她的制裁,以至她為了中國市場而被迫道歉。早前卡弗蒂的一句「暴徒和惡棍」,也惹來內地網民以至外交部的怒氣冲天,雖經道歉仍堅揪不放。遼寧女自拍的一段「罵四川災民」,不但被網民狂轟,還被公安扣留審查。香港一位中一女生在網誌上表示對四川受災「完全無感覺」而被網民狂罵「冷血」,最終學校還要記她一次大過。
所有這些,尤其是外國人的言論,都被指為「深深地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但為甚麼中國人民的感情就那麼容易受傷害呢?記得9.11發生時,舉世哀悼,但中國大陸有人反而對美國冷嘲熱諷,說「回教徒炸得好」,04年美國穿梭機返回時解體,釀成悲劇,大陸網民又歡呼「美國宇航局給中國人送上一份厚禮!」

美國雖有傳媒報道中國人的這種反應,但美國官方和輿論都不大見到有對中國這種言論的批判。也許他們覺得不值一駁,或根本不上心,但更重要的,是社會長年形成的對言論自由的包容。
對西方社會長期發揮影響的,是伏爾泰的名言:雖然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衞你說話的權利。
西方文明建基於:對於自己不能接受、不能同意的意見,要誓死捍衞發表這些意見的權利。而在大陸,甚至現在已氾濫到香港,則是恨不得把發表自己不能接受的意見者置諸死地。難道中國人真的不配有言論自由嗎?
內地年輕作家韓寒,對網民狂轟莎朗史東稍稍表示一點異議,他叫大家回想一下,美國9.11、日本大地震、台灣大地震、印尼海嘯等等災難發生時,中國人是不是也充滿人道主義者的同情呢?若不是,中國人又怎能強求一個老外成為真正的、具普世關懷的人道主義者呢?──不過,韓寒的異議立即淹沒在成千上萬網民狂轟他「腦殘」的聲浪中。
美國《商業周刊》5月31日說,中國現在2.1億網民,他們的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從西藏事件到奧運聖火,再到四川地震,全球跨國公司都不敢忽視中國網民的怒吼。他們罵卡弗蒂,罵家樂福,罵莎朗史東,迫使Dior道歉,又逼一些跨國公司捐款賑災,並號召抵制這些跨國公司的商品。中國網民的強悍,使跨國公司看在生意份上,乖乖低頭。
是強悍嗎?還是民族感情容易受傷的色厲內荏?贏得了道歉,是否贏得尊重?在這種完全容不得異見的群情洶湧下,中國永難發展出一個有公共空間的公民社會。而香港嘛,本來是有公共空間的,但現在也逐漸向大陸看齊了。
沒有包容,沒有公共空間的社會,怎麼會是現代的文明社會呢?感情容易受傷的民族,又怎會是偉大的民族?
周一至周六刊出